【绵竹地名故事】拱星“城池”
作者:罗剑云/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3-06-20    

拱星它虽是一座古城,它的建制并非都邑,更没有史记载过它立州建县的痕迹。它都有城、有池。拱星是一个长方形的城。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洞开,城门上还有吊桥。城墙上建有防御用的城垛,瞭望孔。四门上还立有城楼。

西门的城楼共三层,东门的城楼只有二层,南北的城楼只有一层。上西门城楼,见西北山中云雾缭绕,山呈绿色。绵远河似一匹脱缰的野马,从万山从中汹涌而出。近视楼下一畴平川,目击数万里,新坎带翠。大田、小田悠悠漾水,插秧队伍映现其中。北接蜀羌分界处,川西北通往松茂的重要关卡:雎水关 。东望河清、秀水、罗江。南面管道直通绵竹。

四城楼有别,高低不等。白溪河水直通拱星场镇,将白溪河水引为池,绕城一围,为护城河。

绵竹自立县至清、明、期间共13个半乡场。为什么只有拱星场有城,又有池呢?历史依据没有。事实都摆在面前。据《新辞海》说:城谓城墙,池谓城河。旧时的都邑,四围都有城,有护城河、吊桥。它的作用是一种都邑的军事设施,(旧时防御工事)。便于防守,才有城池之称。《孟子,公孙丑》。也有: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浅也。拱星是一个乡场,不是都邑。实际上它又有城池、吊桥、他是用来防守谁的呢?.

拱星城里,一条横贯东西方向的街,有两华里长。贯穿南,北的一条街只有半里长。北门巷、南门巷,靠近东门城边的火焰巷,三条主要通街巷道。

按照清朝政府规定的军事设施制度,修营房三间,设一塘,烟墩房一间,烟墩三个(报警用的烽火台)排架房一间,哨喽一座,旗杆一根。每塘设兵20名。

拱星的塘设在西北外兴隆街尽头西断处。营房靠近“五世同堂”的牌坊南边。还有马房等军需设施。(不包括城内的驻军)

东西的街长2华里,以南北半里长的从东西长街的中心穿过,形成了东西南北的交汇的十字口。若有匪寇从西而入,南有绵竹救援,北有安县驰援。若死守十字口,一可等待援军,扭转战机。二可帮助城里老弱疏散。三可紧急支援西、北两门战争。四可伺机反败为胜!城西外设塘看守,若有敌来寇,一遍抵御来犯之敌,一面点燃烟墩报警。城里城外,各处援兵通同一气,挫败来寇之敌。

这些设施对付谁

西蜀自古以来,川西北沿山郡县,归羌人管辖。他们自远古时期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东汉后期,诸侯不受节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刘备平定汉中,占领两川,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了开疆拓土,远征甘肃,云南。日思夜想要一统天下。据说:诸葛亮以一箭之地。赢得西番几百里江。这箭又射到了什么地方。丞相从成都一箭射到了打箭炉(康定)跪马山顶上插起。仁慈诸葛亮,心地善良的蜀汉皇帝,刘备还让出二百里让羌人繁衍生息。

马超原本西凉人,帮助刘备取得天下,被封为:五虎上将,平西将军。马超是羌人的自豪骄傲。羌人及其信服马超,尊他为“天威将军”。是这位天威将军令其族人西迁,或是他采取了其它 手段呢?

当年聚居在川西北沿山的羌人,确实是蜀汉迁入清平、天池(天池。清平归茂县管辖)。解放后茂县交绵竹代管。后来就成了绵竹的辖区高川、茂县等地。如今跪马山顶还有一只海碗口大的铁箭插在那里。箭杆上书:“诸葛亮之箭”。据当地的老康定人介绍说,天炼钢铁时,用钢锯都锯不进去。如今清平一代后裔,称自己是:“蜀汉羌人”。清平最后一个土哥名肖进坤。

从蜀汉起,绵竹以马尾河乡凉子岭“卞房门”,汉旺以卸军门,为蜀汉分界线。立官设卡,各为其边。安县雎水关、浮山、越门具为蜀汉分界线。当年蜀汉大将魏延镇守雎水关,提防羌兵突击。

拱星据白溪口遥相呼应。若羌兵偃旗息鼓,从卸军门、安县雎水道囍沟出奇兵,夺得拱星,要攻绵竹如反掌。汉旺若知羌人从卸军门而出,只需砍断索桥,靠绵远河的石梯临沿小道,只容一人一骑经过。顺河而下,拱星即在兵祸之中。

拱星西有从清平、天池出山的羌人“占山为王的草寇”威胁。北有雎水,罗浮山,安县的羌人威胁。拱星西连汉旺进松茂之道,北接雎水,浮山,安县入西番之途。交通枢纽中心,物产富饶,粮草充足 。又是军队、军需的中转站。无论是当政官员、西番羌人,大家劫舍,抢夺财物的土匪,谁不垂涎此地!

三国时,羌人在唐魏的挑动,唆使下,羌王及羌兵十万直指蜀汉。浩浩五路人马。扬言踏平成都。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以夷制夷。派马超前去对付羌王,若不用此计,这十万羌兵将要搅得蜀汉烟尘四起。

元末明初时。元朝旧时官宦不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妄图复原。贿赂羌人土哥,煽动羌人反明。朱元璋虽然正位。各地的地方武装还是络绎不绝,反明复元。自立为王的比比皆是。羌人乘机攀岩附崖,劈波就浪,出奇兵将川西北沿山乡县搅得民不聊生。田土荒废,路无行人。就连道德高深的三溪寺开山祖师妙虚大和尚(玉川祖师)为避其锋。都遁至石泉县(今北川城)龙须庵避难。

清康熙年间,羌人不满清政府的种族歧视,对清政府更加不满,在头人,土哥的带领下,茂汶地区的羌民组织武装,毁官衙、杀满人,映秀一带也起势反满。康熙皇帝大怒,点马应龙等为将。下旨西从灌县,映秀至威州(汶川)剿杀反满武装。北从汉旺至齐山庙至高川,翻土地岭直指茂县剿杀反满武装(见《小香集》)。并驻兵清平作接应队伍。

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帝王都对羌人不放心,怕他们造反。羌人又怕朝廷对他们歧视,凌辱,再加上羌地出产微薄。一遇上天旱水涝生活都有问题。若不打猎、挖药,自身的生活都难保。再受人一唆使便冒险出来骚扰川西北沿山县乡。拱星场的商易发达,西北山上的土匪也看中了这块肥肉。他们月黑杀人,风高放火。入室抢劫。有时联合几路土匪,还敢公然在青天白日下抢劫。

拱星修建的城池,军事设施,一是阻拦羌人入侵,二是为了防备土匪骚扰。羌人不满种族歧视,动不了大动仗,搞点小动作也是常有的事。拱星以三角形式修建城池,防御西北来扰,设兵是保护居民。在当时的举措是理所当然的大事。

拱星的集市贸易分类:

拱星场虽然遭匪抢,羌民骚扰。它的位置特点却带来了空前的集市贸易的发展。各种市场分类归宗,经营有序。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米市在上场火神庙坝子,下场牛王庙门内外。主要经营米、面粉,五谷杂粮。还有从山上弄下来的荞麦、油麦……,买卖兴隆。应有尽有。

猪、牛场在南门外城边一带。狗市猫市在横街坝子。紫草市也在那里。鱼市在江西馆外;花生市在北门外,广东馆内。竹子市在西门外竹子巷;煤炭市在火神庙戏台侧边;还有丝市,油市均在陕西馆内。

养蚕抽丝在清代,拱星尤其盛行。那时丝绸的经济价值在劳动人民心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几乎有田土之家都养蚕。兴隆街上有几乎人家,一到收茧抽丝的季节,便安锅抽丝。兴隆街上还有许多外地人,本地人也来拱星收茧抽丝。丝分黄白两种颜色。取成的丝扭成麻花状,再打成捆,挑上市去卖。任由川内外客商选购。

打铁行业在竹子市巷,半边街。巫师、卜算的行业也在这里。做火炮(鞭炮)的在下场城内的火炮巷内。

旅馆三家(不包括小旅馆)。集中在兴隆街十字口。十字口是去雎水关的口子,是上通松茂的交通要道。董家开的旅馆叫:“魁胜”。罗家开的叫:“川兴”。民国初年唐家开了个新客店,每晚住店的人少则一处几十人。多则一处上百人。除了少数背包拿伞的外,大多数是背负肩挑的行商。住松茂走的货是:大米、菜油、布、丝绸、纸,西边茶(连茶梗作的茶)日用小百货等。松茂下来的货是:药材、皮毛、牛肉、羊肉、酥油茶等山珍奇货。

这里夜市繁荣。茶馆、旅馆、酒馆、各类商易行业。买货的、卖货的、买梨辕的(卖劲的)接亲的,访友的。72行,行行俱全。

买卖成交,朋友相遇、送客的、接客的络绎不绝。将大小酒馆、饭店填得满满的。幺师(店小二)招呼客伙,报菜名,忙得不亦乐乎。客商相遇、接送亲朋好友的,猜拳行令,谈笑风生,笑逐颜开通宵达旦,昼夜不息。

拱星有塘棚二埝(白溪河,绵远河)两埝所经河道边修有碾米的碾坊,榨油的油坊,磨面的磨坊。拱星土地肥沃,盛产油菜、气候得天独厚。油菜籽粒大饱满。石磨推胚,手工榨油。榨出的油色鲜亮,芳香扑鼻。只要油一上市,便成了从松茂而下,成都而上的客商们的抢手货。

会馆。拱星场有陕西馆、江西馆、湖广馆在城内。广东馆在城北门外。绵竹所有的乡场,至于四个乡场有四大会馆。富新产芋,遵道生产纸,汉旺是清平,天池的煤炭中转站。他不但要储存山里运出的煤炭,还要用鸡公车把它运出川西各地区销售。

宗教风俗。拱星城内西端有火神庙。南北门相对的十字口有川主庙。东门外,靠南有牛王庙。

云街口有圆通寺,清道光年间修建。这个庙比较大。常住僧人10多人。民国初年,住持宗顺集会传戒。也为人作法事。民国中期高僧能海上师来寺内讲经说法。庙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还塑有12圆觉。菩萨生日,初一,十五香客众多。

斜对面不到半里,便是观音堂。里面很宽大。佛堂,花厅、花园布局恰当,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还修了一座万佛楼,几层楼上下,四方彩塑了许多小佛像,有没有一万个,没有人认真数清楚过。堂中二僧住持。香火比起圆通寺就逊色多了。

出西门百步,便是拱星著名的高坪寺。高坪寺系古刹,有明成化年间古钟一口。清嘉庆20年僧明达重修。高坪寺比圆通寺要小一点、天王殿、观音殿,大雄殿,十二元觉,还塑有送子娘娘,碧山仙官等。民国时期,住持游方未归。无人料理庙务。武都山,严仙观住持孙鹤林派徒弟陈道士来高坪寺住持庙务。香火斋日,善男信女烧香还愿,祈祷者甚众。

西门城内火神庙。左右各一殿,居中殿上供奉炎帝,当今皇上万岁牌位。左殿供轩辕皇帝,右殿罗祖。上塑雷公电母。两旁塑了战将。建有钟鼓二楼。火神殿是各行各业的祖师殿堂。雷神是饮食业的祖师。轩辕氏制衣的祖师。罗祖师理发业的祖师……这个庙本来是道教的。后来和尚来庙当了住持。

拱星的蘸会是个古会。照例:三年一小办,五年一大办。清宣统二年(1901)年这次的蘸会最热闹,也是在清政府统治下,拱星的最后一次蘸会。大戏班子,请了七个。四个会馆各一架班子。火神庙两台班子。这几处都是万年台子。还有一架班子在横街狗市坝搭的临时戏台。其中六家戏班都是川西出名的班子。狗市坝的班子要孬点。

各戏班都要按照蘸会的规矩演,一日三折。早饭后边开戏。会期七天。所有街道满搭灯棚彩帐。每隔10家搭一座鼓乐楼,遍请县内外的吹鼓手到堂帮忙。各位吹鼓手各显身手,吹奏出的曲牌优美动听。鼓乐楼下,纸货扎各种人物,折子戏等。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旅馆暴号,酒馆预约,饭馆站班等候到客人离座。茶铺内茶堂倌忙得毛根儿不沾背。绵竹,安县的县太爷也亲来拱星视察大会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