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铁板桥
作者:罗剑云/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5-24
清康熙年间馬尾河边,川主庙旁有一个大院子叫。毕家院子。当家人叫毕志宏。都进60了还在做他的绝活豆花。他做的豆花白如玉,嫩如雪。搯进碗中似一朵欲开的百牡丹花。甜豆花甜味适中,咸豆花麻辣可口。 这天拱星是逢场,毕大爷一大早担着一挑豆花去赶坊。一走拢放下担子买主就来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卖得净光。 他在一家小饭舘闪唱了酒,吃了饭便往回走。 一路上和熟人打着招呼,遇到几个年老朋友便在吆店子去喝八方茶,摆几句前明后清的龙门阵…… 等他壳子冲安逸,走到干河子天都擦黑了。这是三月二十边上的天,河里有点小水。干河子没有桥,这条马尾到拱星的路,这里是必经之道。毕大爷心里嘀咕道:这条道,这匹沙埂我眯到眼睛走都知道哪里长的麻柳树! 他担着担儿下了河。沙埂离河不到二尺高。只听咣当!一声。毕大爷便载进河中。他从水中爬起来一看:卖剩下的葱花,白糖,黄糖,熟油辣子…随水漂去! 我遇到鬼!捡起那支篾条茏子和那根跟了他几十年扁担过了河,往沙埂上走去。看到要上沙埂顶了,一个饿狗抢屎绊在沙埂上。他用手撑着往起爬,忽然觉得有块平整的东西在手掌底下,捡起来一看:这是那个做的砖坯子割这么薄,难怪没人要。将手一扬:心想,难得碰到这么平的东西,捡回去盖米坛子还要得。 他回到家中,家里人在扎火把准备去找他。看见老人那个样子都不敢开腔。 他用捡的那块砖盖住米坛子。心里盘算:生意照做,把旧家具理麻下,照用! 第二天他做好豆花便去堂屋头去撮米。几线晨光从堂屋的木窗中射了进耒,觉得有啥子东西亮晃晃的。他背着亮光一看:才是昨天捡那塊砖在发亮。他将砖用清水洗干净。啊!这是塊金砖! 一家老小都议论着如何用这块金砖。老大说:“爹,你孙儿子都十九岁了,该成家了,你老人家去给你孙子修几间房子。你孙女也十六岁了给她做一套陪奁吧。”老二说:“我们一大壕人只有三亩多旱地,你也这么大的岁数了还在做豆花卖。不如去买几亩十亩饱水田过几天收租吃饭的安乐日子。”老三说:“将就有钱在绵竹城头去开个生意,你老人家当老板,我们跟到你吃好、耍好!”头年结了婚的幺女也急急忙忙地回了家,又哭又闹要毕大爷补办陪奁。 不管几兄妹昨个说、闹,毕大爷总是笑咪咪地说,这些事我晓得昨个办。 毕大爷自从将金砖换成银子,就早出晚归。弟兄们问他:爹,你在忙些啥子?我有啥子忙的,还是在为你们忙啊。几兄弟一听,心想:我们这个老汉硬是好! 转眼又是春暖花开,毕大爷还是和从前一样做豆花,卖豆花。儿女只要问什么,他总抢先回答:慌啥子,好事不在忙上。 马尾干河子修桥的事传得纷纷扬扬。毕家几弟兄想:修干河子桥银子要花一大堆,是哪个善人做的好事呢? 绵竹,九龙邻近乡镇都知道马尾乡干河子四月初八办踩桥会。 毕家几兄妹也知道,商量:明天我们都去看踩桥! 干河子上一座青石拱挢如一弯满月描跨两岸,桥面宽7尺,青石板铺成。再看左右石栏杆:拦板上雕刻24孝,大柱拴腰,沙帽头四方刻,梅兰竹菊。 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一位長袍馬褂老者髙拱双手:“请毕志宏老先生说几句。一阵如雷掌声,毕大爷站在桥中央。几兄妹一看:老大爷今天出头露面,昨个还是那身老兰布衣衫?乡亲们,我也没有做些啥子。修桥的钱不是我的,是我经管的,事情做好,做不好,天知地知,人知。 那位长袍馬掛长者挥挥手说:时辰已至,请毕志宏大爷为新桥命名。平时只知道黄豆,胆水,礳子,如今认得到条石,拱石,绳子,杠子。几声唢呐传进耳朵,毕大爷大喜道:“孔老夫子,你看那迎亲队伍要过此桥,班子上唱戏唱的,大登科金榜题名,小登科洞房花烛,我们不如请这对新人為桥取名如何?”孔大爷连说:好,好! 他来至迎亲队伍面前送了礼,便对押礼先生说,先生今天为此桥办踩桥会,可惜桥还无名,请马上、轿内新人开金口玉齿命名。这位押礼先生稍一沉思,回道:老先生放心,恭敬不如以命,决不欠老先生厚望。 押礼先生如此这般对新郎新娘说了一通,二人连连点头。 新郎拉着新娘一步一步地来在桥的中央,器乐息奏。新郎开口道:新人踩新桥,新娘接口说:千古万年牢。新郎说:贪占仁义字。新娘:金砖化石桥!二人髙声说道:“德行是根本,天赐铁板挢!” 鼓乐齐奏,鞭炮齐鸣…… 父老乡亲,乡绅产户,礼拜毕老爷子。齐声颂道:“功德无量!义薄云天。” 毕家兄妹如梦初醒,点着头说:“老太爷此举与家无益,但方便了南北客商,行人。值得!值得!” (铁板桥大炼钢铁被毁,地址尚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