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天池山
作者:罗剑云/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3-06-02
距绵竹约25公里的川西北山上,有一个上百亩宽大的海子。海子周围桃、李、杏、梅环绕。四季野花争艳。一到子、午二时海子中的水,波翻浪滚。哗啦啦的浪声,声震数里。群山回应。浪潮拍打岸边,飞鸟随之起舞。时辰一过,风平浪静。偶有金色鲤鱼跃起,激荡起几个涟漪。据传:天池海潮的时间与大海涨潮时间是一致的,因为天池水是从东海海眼里浸透过来的。 这里山山相扣。古木参天的空寮中,时隐时现的裸露出洁白如玉的畸形石头。有一座馒头一样的山足下有一泓不到三分田大的一汪清泉。山洪爆发不满,天旱三年不减,深不可测,碧绿如玉。当地人将池称为“天池”,山呼为:“天池山”。 距天池一里多路的地方住着一家姓石的人家。一家四口人。父母。儿子石灵是位年满十八岁的小伙子,长得体魄健伟,眉清目秀。姐姐石英和弟弟是一对双胞胎。年幼的石灵,农时不忘耕种。一闲下来便上山挖药,打猎。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要伸出大拇指,说:“石灵真是一个又机灵,又孝顺,又懂事的好孩子。” 这天,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山口吹进嗖嗖冷风。石灵挖药从天池边经过。见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坐在一块很大的门板石边哭泣。 石灵拱着手,问:“天这么冷,你坐在这里哭什么呢?”姑娘看了石灵一眼,流着泪叹息说:“父亲不幸生病,寻医问药无效。一位年近90的老中医说,我父亲这种日不能安、夜不能睡,腕骨疏松的病,只有天池底上被千年池水泡火巴了的白石头变成的白泥,才能医治这种病,别无二法。这池中的水历经千年分毫不减,又咋能取得出白石泥呢?我一到天池边,看着这幽兰的池水,就想起我的父亲,我就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石灵看了看幽兰的池水、悲痛的姑娘,想了想说:“我能帮你吗?”姑娘破涕为笑,拿出一锤一钻对着石灵耳朵说了几句。石灵举锤执钻,对着姑娘坐过的门板石顶上,那个海碗口大的外黑内红的圆圈,拼出全身力气,钻锤直下。“哗啦!轰隆!”几声巨响,石裂山崩,姑娘拉着石灵,冲天而起。飞至天池边龙竹窝山顶上落地。不到半个时辰,天池周围几座小山便被夷为平地。 从池水中奋起一物,顺垮塌山边,疾步如飞一周,大石小包一仄而平。清泉汹涌而出。瞬间,水碧天蓝,风止云停,那位姑娘莞尔一笑。说:“多谢小哥帮我们砸毁了山神压住天池的千年符咒。我替天池的主人向你致谢。”姑娘向着石灵深深地鞠了一躬,翻身跳入天池。“哗~咚”一声水响,石灵如梦初醒。“姑娘!我们还能见面吗?”水中传来亲切的回声:“子、午二时池中水潮,便是你我见面之时。数年后你我定能相会。” 石灵信守姑娘的话,便将房屋迁移至天池边上。不论寒暑、雨雪,一至子、午二时石灵便在池边呆呆的看着天池水潮起潮落。几年后父母去世,姐姐也是有两个孩子的母亲。石灵还是那样,子、午二时看着天池水,潮起潮落。给他提亲的人,磨破了嘴皮,他只是笑笑,再摇摇头,一言不发。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天池边隐约传出鼓乐笙箫的声音。第二日,人们发现石灵的房子踪迹杳无。空空的天池边上却长满了桃、李、杏、梅。春暖花开将天池映衬得娇艳无比。晶莹剔透的天池水,似一颗蓝宝石镶砌在群山环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