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苦竹坪
作者:罗剑云/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4-14
相传西汉年间。农历二月一天中午,四川茂县清平乡(今系四川绵竹)。一位砍柴的妇女,因肚中漏泄,至林中解溲。忽然听见有人。说:“我看,就在这里吧”这女人赶紧拉起裤子,站了起来。一看,是几位翠衣姑娘,她还没有看清她们的面容。几个女子便立地不见。她怀着好奇心来到女子站立过的地方,只见黄土内长出数十根尖尖嫩笋。她回家去一说,家中的人不信,去一看,果真如此。消息传开,五岭八山的人都来看。不断称奇。 王莽篡位以后。一天,一个青衣小帽的青年,慌慌忙忙从山下攀篱腾步小径逃至清平山上。身后大队官兵亦尾随追至。青年逃到了这里,一看四周荒草凄凄,几张席子大的地方长着修茂的翠竹。躲没处躲,藏没处藏。危急万分,正在这时,从山顶上下来一位村姑,背了半背篓猪草。青年一见,急忙上前躬身失礼,哀求道:“大姐,请你救我一命。”追兵眼看快到。姑娘情急生智,急忙叫青年蹲下,把背篓一个底朝天,将青年扣在其中,恰好那半背猪草洒满青年全身。盖了个严严实实,然后:姑娘一屁股坐在背篓底上。 官兵追至这里。 一个军官用刀指着姑娘问道:“你看到一个青衣小帽的青年吗?”“没,没,没有。”这时,竹林周围那些呲牙咧嘴的怪石缝中飘出股股黑雾,刹时天乌地黑,雷声震天。军官瞪着这位姑娘,吓得她浑身筛糠一般。热尿顺着背篓底直撒进背篓。天,眼看就要下雨。军官下令:“往山里追!”这时,牛毛般密、指头大的雨点,倾泻而下。 她看见官兵走远,揭开背篓一看,哪位青年尿一身,水一身,早已成了落汤鸡。姑娘两脸绯红,背起背篓就走。青年在后面,高声问到:“大姐,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姑娘在急风暴雨中回道:“我叫付竹萍!” 汉光武刘秀消灭了王莽。茂州知州接到文书:“光武帝要至清平访贤。”知州即刻至清平主持接驾。招募工匠,不分昼夜在清平场口修建一座高台,撑弓吊墩,金漆雕花,背北面南。 光武帝驾临清平。军,民,士,神恭迎圣驾。付竹萍也在迎驾队伍中。她一眼便认出:皇上正是被自己救下的那位青年。想起她那一泡热尿,撒于当今皇上一身,已失大礼。皇上亲临山野,更不知吉凶如何?回至家中越想越怕。当天晚上, 梁上悬索一根,一命呜呼,去见了阎王。 圣驾一至清平。光武帝下旨:“大臣,太监等随从人役,与朕访请“苦竹坪”见驾。大家遍访清平大山小岭,均无此人。一位太监从清平访口外付家山见众人哭丧。太监好奇询问:这在做什么?乡人告诉他:“哭丧”。“哭谁呢?”众人含悲告诉他:“付竹萍不知为了什么,上吊自缢。这女子生性贤淑,人又漂亮。从来没有作过非礼之事……”没有访着苦竹萍,这位太监将付竹萍吊死的事,告知武帝。 武帝闻讯。立即起驾前往付加山,付竹萍家探看,一看:果真是自己要找的:“苦竹萍!”于是,抚尸痛哭。旨令将尸移至行宫(那座高台)亲自祭祀三日。为表彰救驾之功。册封为“东宫娘娘”。将尸运回京城,以皇后礼安葬。将付竹萍双亲接回皇宫,接国丈礼待奉。”又将那片竹林御封为“苦竹坪”将竹封为“苦竹”。 武帝回京之后。旨令:“茂州地方官,苦竹坪上盖庙。不得毁竹。违者杀无赦!”知州一看圣旨。再看苦竹坪那点大的地方。愁得三天喝不下一杯水。这天晚上,知州诺酒解愁。才喝了两杯,便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忽见一翠衣姑娘。笑盈盈对他说:“老爷,老爷你莫愁,苦竹开花解你忧。待到明年二三月,西山笋儿嫩悠悠。”知州一惊而醒。原来才是一梦。 来年二月忽然有人来报:“苦竹坪的苦竹开了花。”又三月。又有人来报:“苦竹坪的苦竹,全部枯黄而死。” 知州急忙赶至苦竹坪,果见所极是实。只有岩内中央两笼苦竹,郁郁葱葱。生机蓬勃。知州下令:“即刻修建东宫庙!”“恰好:庙门左右各有一笼苦竹屹立。 庙小只有一殿。中央塑东宫娘娘。凤冠,霞披,玉带围腰,两名宫女侍立左右。两壁彩画记述着付竹萍救驾的故事。庙门上三个金镶御书大字:“东宫庙。” 第三年,武帝思念竹萍。离京城至蜀中。一踏进清平地界,就见遍山苦竹,挺拔苍翠。武帝甚奇,询问茂州知州。知州将前面梦中之事奏告帝知。武帝去至东宫庙,吊唁付竹萍。见其塑像栩栩如生,大有呼之即出之势。武帝更加悲戚。手提御笔,题诗一首于墙上:“付竹误听为苦竹,水便浇孤大难出。今见尊容肠已断,可怜苦竹长蜀中。” 从此以后西北山中,广出苦竹。它成了农民不可缺少的农用工具。户户家种,人人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