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无隐寺
作者:尹天润/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3-16    

九龙山半山腰有座无隐寺。相传无隐寺长老悟影,率385个众僧晨钟暮鼓,论经参禅,普渡众生。

  一天,烧饭僧叫智空小徒下山背水。智空小徒来到大园包“一碗水”处取水,碰见一个皮肤乌黑的小孩,在路边掏蚂蚁、斗虫虫。智空小和尚问:“小孩,你独身在此玩耍,不怕山上老虎下来吃了你?”

  小孩很天真地笑着回答:“老虎只吃白嫩人,不吃乌黑人。”

  小和尚见小孩虽然人长得黑,但活泼可爱,两人摆起了龙门阵,不觉夕阳西坠,小和尚才告别小孩,背水回寺。

  智空回到寺中天色已晚,重重的挨了煮饭僧一记耳光,罚小和尚第二天再去背水。

  次日,小和尚又来到一碗水处取水,又碰见那个小孩。小孩见智空不理采他,好生寂寞,于是,死皮赖脸缠住智空小和尚,要他一起玩耍,不肯放他回寺。小和尚无所顾忌,只觉好玩,又误了时间。煮饭僧不问青红皂白,又给了智空小和尚一记耳光。

  这时,长老把小和尚叫进禅堂问个究竟,小和尚将两天迟到的原因一一告诉了长老。长老听后,暗自惊讶,转身进内室,拿出一根绣花针,穿上红线对智空说:“明天,你再与那小孩玩耍,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这根针别在小孩的肚兜上。”

  第二天,小和尚按长老说的做了。

  当晚,长老召集众僧说:“明日午时,全寺众僧在本寺方圆5里之内,寻找一根穿有红线的绣花针。若是找到,千万不要轻举妄动,立即来报本师。”

  众僧一连三日查找,不见此针。

  第四天午时,饭僧在庙内后园找到一根红线,急忙禀报长老。长老细细一看,心中一喜,叫众僧顺着红线挖下去,挖至三尺深出现一个七分人像,三分瓜像的胖嘟嘟小子。原来是千年何首乌,长老用红布包着跑进禅堂,关上门说:“今晚,所有人不得外出,消息不得外传。”

  当晚,长老与饭僧商量如何煮、如何分吃何首乌一事。

  长老分附:“此乃千年何首乌,若加菖蒲熬汤喝了可长生不老,食其果可腾云驾雾,众僧每人喝一碗汤,你我平分,自食其果。”

  煮饭僧争辩道:“智空背水误时,不给他汤喝才对。”

  恰巧被智空小和尚听见了,心想,是我背水碰到了何首乌,难道连汤都喝不到一口,非常气愤,在一边骂煮饭僧是狼心狗肺。

  寺外早就传开了和尚吃人之事,地方小官立即到绵竹城报案。可到绵竹城时,天色已晚,城门紧闭,喊破嗓子也无人开门。又急忙到孝泉(当时绵竹县名孝水县,治所在孝泉)报官,直奔大堂击鼓,县太爷立马升堂,听地方小官状诉。

  县太爷听到和尚吃人之事十分惊讶,佛家竟有吃人之事,令捕快前往九龙山捕拿和尚。

  待官兵还未赶到寺庙的时候,长老就听有人报告,心想,一定凶多吉少,立即走出庙门,口中念念有词,在寺庙周围画了个圈。待官兵赶到达寺庙时,天色已晚,只隐隐约约听见钟鼓之声,寺庙无隐无踪。众官兵只好放火烧庙,收兵回府。县太爷感到有些蹊跷,亲往九龙山四处查寻,仍无庙影。后来,这寺庙就改名为“无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