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拍掌应琴”探秘
作者:林发清/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2-25
齐天庙有‘拍掌应琴’的古迹,说的是人们在齐天庙山门前的照壁墙上用手一拍,庙内最远端的大殿(玉皇殿)会发出声音。对于这种现象,有些人觉得奇怪。“嗨!庙前拍墙庙后响,稀奇!”一传十十传百,不晓得是说得不准,还是听得不准,传来传去,传走了样。有的传说:“齐天庙山门前拍墙,庙后的柏树会发出悦耳的琴声”;有的传说:“用手拍齐天庙的照壁墙,远离齐天庙半里多路程的马鸣寺会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 爱稀奇的人想弄清楚这里面的秘密,曾试用“鸡毛电话”来验证从齐天庙到马鸣寺之间是不是埋有啥子管管线线之类的东西。当地村民吴正聪和李狗儿,他们做了两个一寸多大,三寸长的竹筒筒,每个竹筒筒的一端,绷上干猪尿泡,买了二十多绞缝衣服用的棉线接起,两头分别穿过绷在竹筒筒一端的干猪尿泡中心,再分别各自系上一片鸡毛附在干猪尿泡中心拉紧,就做成了“鸡毛电话”。身处齐天庙照壁墙的吴正聪口对竹筒筒喊一声李狗儿,站在离齐天庙半里路远的马鸣寺的李狗儿便隐隐约约地听到“李狗儿”的声音。由此吴正聪和李狗儿得出了一定有什么线线把马鸣寺和齐天庙连在一起的结论,于是他们便一遍又一遍地沿着马鸣寺到齐天庙的小田埂。像寻找掉了什么东西一样,来回不晓得找了好多遍,也没有发现啥子蛛丝马迹。 沉浸在单纯追求稀奇古怪中,忘掉了自己亲身经历过千万遍的普通常识:只要在照壁墙上一拍,不到一百米深的几个大殿都能听得到拍掌的声音。’因为近,其空间还在“声场”(声场就是人耳能听得见的声音所占据的空间,其形体近似一颗颠倒的雨滴)以内。而远在“声场”以外的马鸣寺和神柏树当然不会有反应,根本不奇怪,不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庙内有时还发出一些古怪的声音,咋个解释?这个问题跟庙子的总体设计艺术和建筑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就拿照壁墙来说吧,它的地理位置正处在庙子总体的“声场”尖端,它的墙体内是空的,不但使墙壁发出的声音更大,而且还保证发出的声音有比较充足的扩散面空间;还有,庙子东西两边的墙壁,从南向北走向,并不平行,处有一定的夹角(两边的墙壁的距离是南宽北窄)有利于声音声波的反射和折射,节省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再一个是多曲面结构,房顶屋面的椽子是两头翘,中间向下弯曲;玉皇大帝头上空的顶罩也是曲面,像一个倒叩的鸡罩,不论是正门还是侧门,甚至连山门都做成圆形的门,这样的结构,正好有利于声音声波的多次反射、折射和交叉反射、折射。在这复杂的反射、折射、环绕声波过程中,组成了新频率的声波,削减了一部分原有的声波,增强了同频环绕声波的传播能力。由于以上设计艺术和建筑结构引响着声音的产生、传播,就出现了古怪离奇的声音。 齐天庙“拍掌应琴”的古迹——照壁墙和大殿如今已不复存在。“拍掌应琴”的传说还留有一节“猪尾巴”。只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在茶铺子东一句西一句旺子锅里捞肥肠调侃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