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馓子巷
作者:罗剑云/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2-16
馓子巷,在积英桥与紫岩书院之间的一条小巷,1958年10月天髙气爽。这天是星期六,我考入绵竹中学的新生:几个乡巴佬。绵竹县城在各位同乡的心目中是个迷,因为当时的乡下人,活到60多70岁都没有进过城。城里的黄包车都是有数的在街上垃。 街宽的七,八尺窄的4尺左右,巷叉横生,童年的好奇心在心中萌发,於是几位同乡作出了一个决议:上完正课立即从后操场离开学挍,向着学校西南方向走,看看西南有此什么街巷。一路上杂草丛生…… 来在了铁丘坟大家敬而远之。转弯倒拐来在了羊坊坎,这里蚊蝇乱飞,有一股腥臭味迎风吹耒。狹窄的街道口上用毛笔在木板上写了三个碗口大的黑字:皮坊街,转弯处一个宽厂的门上,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国营绵竹县皮革厂,蚊蝇,臭味从此发出…大家急忙拐街过巷來在馬尾河边,一座木制廊挢呈现在大伙面前,精雕细刻的云雾,拥抱着一个大约長l多尺宽7,8寸的木牌,中间刻着三个魏碑体字:積英桥:两面桥头,左右三滴水飞檐装饰。气势宏伟,莊重。挢的两侧木制档条,長约3尺多,宽三寸厚,如唱戏当官的签票,上面有一个六寸來往的狗颈项往上冲的尖。每隔4寸立一根,作安全护栏。:上面刷了一层紫黑色的漆,二礅三洞桥。桥梁木有洗脸盆大,桥上过桥本板密铺。桥头上,八字龙门对开,两边狮子背撑鼓。撑鼓上面刻着:书,箱,琴,剑。站在桥头上一看。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桥,好象正对学挍大门,晃忽间还能看见止字亭顶上的中花。转身一看离桥数丈有一道上元下方的门,下桥有一条3尺來往宽的路直通门内…… 我们进了这道门一看,这里道路穿横过十,到处都是路房屋呈现出近一二年才垮的模样。一个木板牌牌上写了:馓子巷:三字。荒草,垮房,一片凄凉。不远处有一栋垮了前厅畄后院的房子冒着炊煙… 我们几个走进了这所半蹋式房屋,一位将近60的干瘪老人正在煮牛皮菜稀饭。我们异口同声的喊了声:爷爷:老人见我们几个是学生摸样,从满是愁皱的脸上挤出了几丝笑容,我们帮他拾了些柴火,收拾了一下屋里,大家都放松了。当我们说到经过的地方。他叹了口气说:羊坊坎在城郊那里不但是买卖牛,羊的地方,有的人户还喂了牛,羊。因為前面就是做皮货的皮坊街。唉:那道好:不管是那朝那代都要喂牛羊,解放前如此,解放后也这样。近几年十几家作坊倒了,但是又成立了皮革厂…我们说:绩英桥修得漂亮,老爷爷说:凡是都要信:沾光:二字。这座桥对准南塔中学,他的前半头说是宋朝紫岩书院。他集结英才,从古至今培养了多少能人,据说:是清朝的皇帝为了舔古人的勾子,才修了这座精英桥,还说用罗盘照过的,正对着南塔中学。 老爷爷又叹了口气说:你们看见烂墙上的木牌吗?这里叫馓子巷。解放前至现在这里都是炸馓子的,有几家搬走了。剩下的都在这里,从57年的下半年粮,油欠缺慢慢地这些炸了几代人馓子的人家关了门。去了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你们看那些高点的房屋都是炸馓子、麻花的作坊。前几年不光供应城里商户,各乡及邻进县都要在这里来买。这个馓子炸了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比你们小就听我爷爷说:清朝手头这里就叫:馓子巷:我们告辞了老爷爷,说:我们要回汉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