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精忠观
作者:殷坤才/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3-02-09    

  精忠观位于绵竹城南,原绵竹机械厂内,现在星坤集团开发的住宅小区。名为星坤·南轩星城。

  精忠观又叫岳庙,岳王庙,宋岳武穆王祠。岳飞是河南汤阴人,与绵竹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绵竹的精忠观与杭州,汤阴,朱仙镇的岳王庙齐名,为全国有名的四大岳王庙之一。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现河南汤阴县程岗村)人。岳飞自幼家贫,刻苦读书,他臂力过人,能开300斤硬弓,拜有名的周侗为师,学成文、武艺,一心报效国家。著名的岳母刺字“尽忠报国”,是中国流传了近千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著名的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大败金军金兀术和伪齐刘豫的军队,但主和派宋高宗和秦桧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退兵,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生前因战功位至将相,宋孝宗(1163) 登基后为其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张浚(1103-1164)绵竹人,字德远,号紫岩,宋徽宗进士,1134年张浚以宰相兼都督督诸路军马事身份,召集诸路将领至平江府准备北伐事,岳飞是其北伐将领之一,岳飞写下了:送张紫岩先生北伐诗。

  岳飞平反后被葬于杭州,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 ,杭州岳王庙是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的场所,明景泰年间改为忠烈庙,汤阴是岳飞的故乡,朱仙镇是岳飞抗击金军的主战场,绵竹则是因张浚与岳飞同是主战派,且两人关系密切,张浚的抗金名声不亚于岳飞。

  前明朝绵竹县令陶梅桥自岳飞故里摹其真迹勒之石,就是这陶县令首先从汤阴岳王庙仿其样式在绵竹修了精忠观又立碑以记之。明隆庆五年县令李高又修了碑亭,从明修建了绵竹岳王庙以来,历代都不断维修扩充,清乾隆年间绵竹县尉李君义重新修建了钟鼓二楼,嘉庆三年绵竹县令费公仿照汤阴岳王庙,铸了三个铁人立跪庙门。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呢?岳庙铁人都是四个:秦桧,秦桧的老婆王氏,万俟卨,奸臣张俊。但绵竹张浚是抗金英雄,主战派,为了人们不混淆,不误会,就把张俊取消了。嘉庆十二年知县李霖重新立牌坊,嗣少府杨公炳复建牌坊一座,令邑侯沈明府复于沟前小沟拱建石桥网维四面,每年二月十五岳飞诞生日,精忠观里都演戏庆祝。凡衙门吏书,胥役,人等咸乐捐资以襄盛会,议有成规。

  光绪年间绵竹县令李莲生,钱塘人,募资重修精忠观,岳王庙。规模制式与杭州,汤阴,朱仙镇岳王庙一样,原先的岳王庙规模不大,经过重修,成为了中国四大岳王庙之一。负责监工的就是肖侣和(肖山)的祖父肖凤台,就是现在说的监理工程师。

  绵竹精忠观,岳王庙名气很大,里面有岳飞赠张浚的《送张紫岩先生生北伐》诗碑,据考证应该是岳飞的手书真迹:“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还有乾隆年间诗人李调元《谒岳武穆祠观送张魏公北伐》诗碑:“狱成三字后,又读五言诗。不意西川土,犹留北伐碑。铁人应列跪,玉马当闻嘶。莫问中原事,冤情万古悲”。

  跪于观门前的三个铁人,与汤阴岳王庙一样有一副对联:上:青山有幸埋忠骨,下:白铁无辜铸佞臣。还有乾隆皇帝祭岳飞诗句: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有清光绪中县令李莲生扩建精忠观留下的:勇冠关张,机深管乐。文追董贾,字挟钟王。更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为观内竹亭撰联:此日犹垂千个绿,何年更唱满江红。观内还有不少名人留下的诗词楹联。

  精忠观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岳王庙,同时也成为了人们休闲游览的场所。民国十一年(1922) 这里建立了一个实业所农事试验场,设置了雨量观测,这也算是绵竹最早的气象观测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这里己经是农业推广所了,建立了一个四等测候所。观测项目有:温度,湿度,风向,雨量,蒸发,天空状况等。配备有一专职人员,每月旬报三次,月报一次,观测报表三份报送中央气象局,中央气象研究所,十三区专署。测候所观测了六年,绵竹没有留下资料,一九五八年全党全民办气象,绵竹建立气候站,选址仍在这里,只是不在观内,而是移到观后一个平坦的坟地,从一九五九年一月一日正式开始观测记录,上报的观测记录报表封面上至今仍注明地址:精忠观。

  民国28年(1939),王干青主办的四川省立第一儿童教养院,开始设在成都天回镇山坡上,1939年迁来绵竹,就是把300多个儿童安置在精忠观和附近的南轩祠。

  上世纪50年代原绵竹拖拉机站在五里墩,后来将修理厂搬到了精忠观内,后来改名为绵竹农业机械厂,又更名为绵竹机械厂。王干青烈士在成都十二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他的衣冠冢就在精忠观左侧,现在迁移到了绵竹人民公园,七.四农民暴动纪念碑侧。现在的精忠观岳王庙,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电梯公寓,昔日的精忠观岳王庙,只能留在了绵竹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