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大西门,出好酒
作者:尹天润/搜集整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日期:2022-01-09
往年子西门桥那一大片,人们叫它大西门,烤酒的烧坊多啊!为什么烤酒的烧坊都在那里?民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宋朝祥符年间,绵竹小西街外修了个小庙叫“祥符寺”刚刚修好,高道张三丰来到这里,在小庙转了一圈,觉得小庙修得不符合要求,就在污泥沟里拣了根棍棍,在庙子墙壁上写了两行字:“重修祥符寺,八百阿罗汉”。写完,疯疯癫癫就走了,一走走到大西门,见一家烤酒的烧坊正在烤酒,张三丰走进烧坊要酒喝,主人家给他舀了一碗,张三丰一口气喝了,又舀了一碗,又喝了,一连喝了三大碗,还把碗伸起,主人家还是给他舀了一碗,这下他不喝了,走到烧坊箍井前,一边把酒倒到箍井里,一边嘴里念叨:“好酒!好酒!”烧坊的伙计们看到生气了:“这个疯子太糟蹋人了,二天再来,糟子都不要给他吃” 过了几天,两个伙计去箍井扯水,闻到井头的水咋个酒气冲天喃?尝了一口,嘿!比烤的酒好得多!这家主人高兴得不得了,从此,这家人把井水打起来当酒卖,生意还十分红火。 有一天,有个买酒的老头对主人家说:“你的运气实在地好,井水都卖成钱了。”主人家回答:“好是好,就是莫得喂猪的糟子了。”恰恰这个时候疯子又来了,刚好听到这话,主人家连忙笑脸相迎,又抽板凳又端酒,张三丰端起酒用手一化,那碗酒又变成了水,然后倒进箍井里,又抓起柜台上写账的笔,在墙壁上写了首诗: “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卖成钱,还嫌猪莫糟”,转身走了。 这下,那口箍井打上来的又是水,但是,用这井水烤出来的酒仍然是好酒。 往年子,绵竹县东南西北各门都开办有烧坊,大约一百多家,但是,只有西门上烤出来的酒最好,古人都说还就跟张三丰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