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关口索桥
作者:冯再光/文
来源:
日期:2021-12-05
古时,金花云盖村石亭江上有一座索桥通往什邡,这座索桥不仅方便了两县百姓来往,也促进了两县文化和物资交流。由于此桥处于高景关口,被民间一直称为“关口索桥”。 据说,这桥古时是竹索桥。到了清康熙年间,官府认识到此桥的重要性,便拆除竹索,改为铁索。朝廷还派官兵常年把守,以保证日常维护和索桥安全。到了民国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各个地方政府只考虑自身利益,此桥便无人维护,致使年久失修,后来木板腐烂,铁索锈蚀,被人废弃。从那以后,绵竹人、什邡人若要去河对岸,都只能在枯水季节蹚水过河。 然而,关于古时金花云盖村石亭江上那座竹索桥,却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很久以前,河对岸什邡县某村居住着一户姓尹的人家,家里有个年轻人叫尹郎,年近四十仍未娶妻,他家贫穷,老母病重常年卧床不起。家父为了给尹郎的母亲治病,早年在深山野林采药,不料坠落悬崖而亡。尹郎是个孝子,父亲死后,他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种的粮不够吃,他就去石亭江里捕鱼给母亲熬汤。为了母亲早日康复,他四处求医,然而,其母之病比较罕见,很多郎中对这种病束手无策。 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了父亲,父亲对他说:“你母亲得的病只有百年灵芝可救,当年我在绵竹金花深山悬崖处发现了一颗灵芝,可它长在崖壁陡峭的石缝里,要想采摘到非常艰难,我就是在这悬崖处掉下深渊的……”尹郎从梦中惊醒,记住了父亲的话。于是他不顾危险,泅水渡河,翻山越岭到绵竹金花深山里。可是,父亲说的百年灵芝长在哪座山哪个石缝呢?他在山里转了几天,都未找到。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为了救母,尹郎继续在山里寻找灵芝。饿了,他爬上树摘野果吃;困了,他拾些枯草铺在山洞里睡。一天,尹郎翻越几座山岭已很疲乏,就坐在山岭石头上歇息。正当他为还没有找到灵芝着急时,突然听见对面山上有位姑娘的歌声: “山山水水都明秀,灵芝就在脚下头。若要采得好灵芝,系根竹绳下山沟。” 尹郎一听,立刻爬在岩石边往下看,下面悬崖石缝里果然有一颗硕大的灵芝。他非常激动,按照姑娘歌中的提示,便砍了几根竹子,用刀剖开竹杆,划成一根根细软的竹篾,尔后用竹篾编织成了一条长长的、结实的竹绳。他把竹绳一头绑在树上,一头拴在腰间,下了陡峭的山崖。大约半个时辰,尹郎接近了那颗灵芝,他小心翼翼地将灵芝从石缝里连根拔起,又用早已准备好的麻绳将灵芝稳稳当当地绑在腰杆上。然后轻轻舒了一口气,沿着来路攀上岩顶。这时,对面山上那姑娘又唱起了山歌: “不惧虎狼翻山岭,神赐灵芝真有幸。姑娘从来爱孝子,快为你母治好病。” 尹郎定神一看,那姑娘貌似天仙,他正准备答谢那位姑娘,哪知姑娘唱完山歌就隐没于丛林之中。尹郎若有所失,但一想到老母的病情,不敢耽搁,于是快步向山下走去,从云盖村又泅水回到什邡。却说尹郎的母亲吃了那百年灵芝,病很快好了。尹郎高兴得不得了,他想起了唱山歌引导他采灵芝的姑娘,于是决心重返山里去寻找她。当他来到那座山岭时,但见对面山林百鸟啼叫,除此之外,满山遍野并无一个人影。于是尹郎唱起了山歌: “太阳出来照山坡,对面山妹你听着。有心和你来对歌,不知妹妹意如何?” 他这一唱,那位美丽的姑娘果然出现在山对面,并以山歌回答尹郎: “山里妹子歌无边,妹子唱歌从未闲。哥哥心里若有我,妹妹陪哥唱百年。” 就这样,他俩一唱一和,竟然不知已近黄昏。尹郎发现天色已晚,心里想,这么晚了怎么下山呢?那姑娘见状大声对他说道:“哥哥不要着急,我的父母十分好客,你若有办法从对面过来,今晚就住我家,我用好酒敬你!”尹郎一听,心里一阵激动,可一看脚下的万丈深渊,心想这怎么能过得去呢?这时,他看到了采灵芝时绑在大树上的竹绳,那绳子长度已够到对面山了。于是灵机一动,把竹绳理起来,挽在手臂上,用全身力气向对面姑娘拋过去,姑娘接过竹绳,拉直拴紧在一棵大树上。尹郎双手握住竹绳,将身体吊在绳子上,一把一把向对面移过去。姑娘一面为他鼓劲,一面叫他抓稳。在姑娘的鼓励下,尹郎终于到达了对面山上……从此以后,尹郎与姑娘喜结良缘。姑娘把尹郎的母亲也接到山上共同生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然而,尹郎为了经常回什邡去看望亲戚朋友,心里很想修一座桥,这样,回一趟什邡老家也方便。他从编竹绳采灵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和妻子在山上砍伐了些竹子,把竹子划成一条条细软的竹篾,俩夫妻花了很长时间,编织了两根又粗又长的竹绳,并选了两处从高到低的山头,将竹绳分别牢牢地梱绑在石亭江两岸的大树上,此后,什邡、绵竹的乡民以“溜索”的形式,频繁往来于什邡和绵竹之间。尹郎和妻子还在山里经常有人路过的地方搭了这种“溜索”,让山上采药、砍柴、打猎的人们从此终结了面对峡谷及河流兴叹的历史…… 后来,人们根据尹郎最初的“溜索”受到启发,又建起了双竹索桥,再后来,人们又建了多绳竹索桥,并在竹绳上横着搭起了木板,更加方便了行人。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