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吉祥村与银杏树王
作者:冯再光/文     来源:     日期:2021-12-03    

金花镇吉祥村的名字来源,与唐家山中有一棵银杏树有关。此树姿态巍峨,粗大壮实,挺拔苍劲,五个成人携手合围,才能抱住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素有“六人搂(形容粗),三天攀(形容高)”之称,仿佛一位神人立于天地之间。据林业专家考证,此树树龄在450年以上,树高38米,枝宽40米,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神树”。现在,文物部门已经将这棵银杏树保护起来,这树银杏树已成为国家挂牌保护的“树王”。

从古自今,这株银杏树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吉祥,它陪伴着这片山水,护佑着这里的百姓。因有了这棵树王,这个山村常年风调雨顺、吉星高照,久而久之,小山村便被人称为吉祥村了。

相传,这棵白果树是明朝嘉靖年间,当地一个贫苦山民、鳏夫刘娃子所栽,刘娃子父母早年离世,他以采药砍柴为生。有一天,他在山上捡来几粒白果,回到家就种在自己的房屋前,一年后,地上就长出一株白果树。几年后,此树又大量结果,成熟后散落于周边土地中发芽,居然形成了一片白果林。秋天一来,白果树叶由青变黄,成了镶嵌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的惟妙景色,山里人骄傲称此地是风水宝地。更重要的是,刘娃子从此不挨饿了。因为每年白果树都会结出很多果实,他舍不得吃,就拿到山外去卖,卖了钱,便换些油盐和粮食以度日。后来他还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到了明末,刘氏后人已成殷实之家,可偏偏遇上张献忠剿四川。这时候,绵竹、什邡一带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就来到这里藏身,刘家的后人在白果林中为前来躲避战乱的老百姓搭建茅草屋,并尽量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受到老百姓的称赞,他们把这片银杏林视为神树和吉祥树。

一天,山里人听说张献忠的人马快要到达这里,都十分害怕,他们都知张献忠是杀人放火的恶魔,个个都不知如何是好。幸运的是,当张献忠的人马刚走到山垭口,突遇天响炸雷,滂沱大雨骤降,山上滑落很多泥石把进山道堵住,滚下的石头还把张献忠的人马砸死打伤过半,剩下的兵卒不敢再往山里行进,只好溜之大吉。

待世上安定后,原先那些携家带口,在此避难的老百姓却不愿离开此地了,都说这个地方很吉祥,便在这里安家,从此这些老百姓把吉祥村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在此过上了吉祥如意的日子。

一些僧人、道士见此地风水上佳,也纷纷来此建庙,修筑道观。银杏树一直被道佛视为圣树、仙树、佛树,所以被广植于庙宇、道观及周围,其种子(白果)被民间视为“圣果”“仙果”“佛果”而备受尊崇。当地居民甚至将“老神树”当做避难降祥的神灵来供奉,还为树王披红许愿。人们爱树、护树、盼树的这种举动,仅为美化山水,祈福保安、驱灾除厄,与封建迷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吉祥村那片银杏树林历经沧桑,数量已经减少。而这棵树王,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春夏如青春少女,风姿娇娆;寒冬似鹤发老翁,威严庄静。人们则把这棵银杏树王当做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去观赏,去品味。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