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妙相院
作者:尹天润/搜集整理
来源:
日期:2021-11-24
妙相院在绵竹正南方,距县城6公里处,明宣德7年修,清代多次扩建,规模宏大。民国10年,孝德乡团练令植柏树4800余株,严禁入林放牧,数年后柏林苍萃挺拔,十里可见。1959年毁佛改建为学校,1983年将老树砍掉。 妙相院有个神奇的泉叫骡打泉。古时候,运输货物多数靠肩挑背磨。四川西北这一带吃盐,主要是顺沱江、嘉陵江下游上来的,再从水码头靠脚夫挑运到各地。绵竹周围几个县的盐商都要带着挑夫到石桥滩码头来接货,孝德妙相院这条老路是广汉到石板滩码头的捷径。 有天早晨起大雾,一伙盐商和挑伕兴冲冲地赶路。经过妙相院柏树林时,天刚蒙蒙亮,忽然听到路边田地里有牛啃苕子的声音。大家仔细一看,一个骡头、牛身、马尾的怪兽正啃得有劲。众伙计放下挑子,抽出扁担就打。被围困的怪兽无处藏身,原地一跳,蹬出一个簸箕大的泉眼,泉水喷涌,哗哗地流。只听到“扑通”一声,那怪兽钻下水去,不见了踪影。再看那泉眼,深不过二尺,大不过三尺,那么大个怪兽咋个从这里逃走的呢?盐商们、挑夫们十分吃惊。打不到野兽,只好又担上盐挑子上路了,只是感到挑子轻多了。从此以后,总觉得力气大多了,这一行人操成了挑脚大力士。 有一天,这一群力大无比的挑脚行家又在妙相院歇脚,比试谁的扁担漂亮。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扁担太脏,太糙,不像行家的“行头”,就请木匠师傅刨得光滑如新。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用这光滑的扁担,力气又变小了,再也挑不起重担了。 这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去问妙相院的和尚。和尚对他们说:“你们见到的骡头怪兽,是一只修炼得了道,受仙人点化的水兽,力大无比。你们围攻它时,兽毛沾在了扁担上,担挑子不觉得重。现在,你们把扁担上的毛洗光刨净,自然没有那个神力了,可惜啊”!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泉凼叫做骡打泉。现在,乡里人戏弄力气大的人是水兽传的种。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