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名故事】殷家坎
作者:殷坤才/文
来源:
日期:2021-11-20
殷家坎,在年画村中央马尾河边。这里世代居住的殷、李、徐三大姓,互结姻亲都是亲戚,不过这舌头还不时被牙齿咬住,因此,恩恩怨怨的事就很多。 殷氏家族的祝氏老祖婆聪慧能干、能书会画,带领五个儿子开设七星斋画坊(那时还不叫年画),刻制木版,生产门神、桃符、灶君,由于供不应求,所以就广收门徒,扩大生产。 乾隆年间,邻里李家之子李藩幼时就到殷家学画。这李藩特别聪明、勤学能干,学画一指点就会,并有创意。乾隆丙子科中解元,任华阳、彭县训导。李藩因父母患病辞官回家尽孝,在家乡开设伏羲画坊。到嘉庆年间李氏一门四代皆是文人,特别是李藩的孙子李德扬,字芳谷,中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乡人皆称李翰林。由于他在京为官,使绵竹的年画走出绵竹,销往全国各地,并且出口到了东南亚,东北亚地区。 那时绵竹马尾河、射水河两岸,年画作坊上百家,绵竹年画的产量、质量、销量,作画风格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李家的名气、财富远远超过了殷家,李家的祠堂也修得高大气派,李氏成了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 殷家很不服气,认为你李家是我的门徒,怎么能比我殷家强。于是请了阴阳先生看了地,在距李家祠堂两里之处修了一个字库塔,在字库塔与李家祠堂之间修了一座拱桥。这样一来,字库塔、拱桥、祠堂成了一条直线,喻意为桥是弓,塔是箭,专门射你翰林院。从此,这李家就日见衰落,殷家逐渐兴旺起来。 这李家知道是殷家整了冤枉,伺机报复,苦无机会。清末,殷家三房殷天淑的六世孙殷盛仪,字树桐,中了举人,这在殷家无疑是一天大的喜事。于是,欢天喜地在殷家祠堂大办宴席,请戏班子唱大戏,十里八乡的人都前往祝贺、看戏。也是活该有事,祠堂办席抬酒的人大天白日把酒缸打破了,酒也倒了。李家人借祝贺为名,送戏给殷家,送的戏名叫群仙会,这戏又名仙人岛。写戏报的人挂牌时也写成仙人岛,人们纷纷前往看这仙人岛(倒)。 这天天热闷气,乌稍蛇爬到田埂边,塘里的乌龟爬到了举人家。这些大家都还不在意,这仙人岛的戏才唱到半中腰,只见天黑地暗,狂风大作,瓢泼桶倒的暴雨倾泄而下,顿时马尾河翻江倒海。这时,天上一条巨龙尾巴伸向马尾河,搅得河水波涛汹涌,白日如同黑夜。霎时,云开雨收,马尾河水干枯。 从此,殷家日渐败落,殷举人的家业也衰败下去了。
来源:绵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