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不朽岁月 九旬老兵皮明元珍藏抗美援朝物品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0-10-21
布袋、丝帕、毛巾、茶盅、军大衣等物品,这些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用过的东西和抗美援朝证件证书,至今还被一位老人保存着,他就是92岁的复员退伍老战士皮明元。日前,他拿出这些珍藏的物品,向我们讲述他参军的经历时,让我们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战场上用过的物品,见证一段峥嵘岁月 今年国庆后,当我们来到绵竹市汉旺镇兴隆集镇社区皮明元家采访时,这位头发已花白、牙齿已稀疏,精神面貌尚好的老人热情地把我们引进他家。 推开两扇大铁门,待记者落座之后,他连忙从寝室取出一个陈旧的大布袋。这个布袋非常陈旧,但上面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民族精神”等字样却清晰可见。 皮明元回忆道,1951年,他从绵竹参军出发前,家住绵竹城关14分会2小组居民张游光赠送给他一个大布袋,他一直保存在身边。1951年,他从当时的兴隆乡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家在拱星参加体检后,从绵竹走路到广汉。广汉老乡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家里的人也赶到广汉送别。大家又是洒纸花,又是扭秧歌敲锣鼓,场面十分闹热,让人感动。后来,他到了东北地区,在沈阳的苏家村学习40天后便奔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时,他是铁道兵,干的是通信员和勤务兵的事情。 “保存好这些老物件,就是为了留住那段记忆。”皮明元缓慢地打开布袋,一边细细抚摸,一边向我们展示那些老物件。记者看到,一条白毛巾打着两个补丁,但毛巾两头的红字“中朝人民军队并肩前进保卫世界持久和平,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的字样十分清晰。另一张一尺见方的丝巾上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和图案。在一大一小的两个瓷盅的侧壁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的背面,写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951”等字样,布袋内还有一张证书,那是皮明元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军人证明书。这个由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在1951年7月颁发的军人证明书写道:“中国人民志愿者特一师独立五团一营……” 战地日记记载当时训练场景 在朝鲜当铁道兵时,皮明元负伤,他的右腰软肋处被炮弹弹片击伤。当时用毛巾包扎伤口,以至于现在看到的毛巾上还有残留着血迹。负伤后,他便在通化医院休养。 皮明元还向我们展示了不足一尺见方的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地图”和“全国形势图”,就连当时部队急救布片,他都珍藏了下来。记者看到,军绿色的布片已经锈迹斑斑,放有三寸见方的布片中还留有几条战场急救救护知识。在一个小小的红皮笔记本内,记者看到皮明元这样的经历:“铁道兵团51.3-52.9;通化医院休养52.9-53.2;西南军区训练二团九连53.2-53.4”。 在皮明元保存的一本在朝鲜战场的战地日记中,记者发现一位战友写给皮明元的留言:“亲爱的明元同志,我们的同乡人,因革命工作相遇,互相有革命的深厚感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分别了,但是希望在现在的基础继续前进……” 皮明元还在日记本上记载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歌词内容。“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簇的希望,我们的子弟兵,我们是人民的武装部队,支援前线增加生产……”老人轻轻的哼着。 战场上抢修铁路,13位战友壮烈牺牲 皮明元印象最深的要数在朝鲜修铁路的那段时间。 “那天修铁路,美国的飞机飞过来丢炸弹,我的腰受伤了”。“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修铁路、修公路,当时路还未修好,就又被飞机炸了”。 他回忆道,一个星期天的中午,他们同行的40多位战士领到面粉后一起包饺子吃,就看到两架美国飞机向他们飞来,飞机丢下的炸弹炸毁了他们修建的铁路。他们40多人赶忙去抢修,第二架飞机又飞过来了,当时一下子炸死了他们13位战友。当时2颗炸弹就可以炸出现在一个泉堰那么大的土坑,“太危险了,太可怕了。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朝鲜人民和我们的士兵赶紧躲进山洞里。”皮明元说。 孙子皮粤牢记爷爷嘱托 从军保家卫国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他的新家重新建在与兴隆卫生院相邻的位置,与小儿子皮开成在一起居住。 由于爷爷的从军经历,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今年国庆前,其孙子、在校大学生皮粤参军进入北京的某部队,重走爷爷的保家卫国之路。 谈起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皮明元感慨地说:“我至今保存着这些遗物,舍不得丢弃,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传承给后人,就是要牢记那段历史,教育下一代,让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