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蜀中易学首先生严君平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3-07    

近来,《哪吒之魔童闹海》燃爆银幕,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道教仙境和洞天福地均彰显着道教文化。而汉代易学家、绵竹人严君平以其卓越的易学成就、深刻的思想以及独特的文化传播,成为“易学在蜀”的标志性人物,为蜀地文化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严君平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 ·郊祀志第五下》、刘向《列仙传》《后汉书·张衡列传》《后汉书·方术传》《清代绵竹县志》等书籍从不同侧面记载韩终为秦始皇在绵竹秦终中山采长生不老之药而飞升,这是绵竹道文化最远古代记载,也是绵竹道教遗迹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东汉时期张道陵因此建二十四治之一的绵竹“秦中治”。武都山与秦中山还是秦始皇派韩终采长生不老药的仙山,《绵竹县志》和众多古籍对此都有记载。

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绪奎说,秦始皇派韩终在绵竹采长生不老之药既是绵竹道文化的开端,也是有史料记载的酒文化的开端。秦始皇为何派韩终在绵竹采长生不老之药?原因是秦始皇十分崇拜祖母芈月,芈月曾经派人来绵竹武都山采既可以养生治病,又可以酿酒的岩蜂蜜。

韩终之子韩稚叫严君平之父严子晞来武都山,开启了绵竹道酒文化的先河,严子唏是有史料记载的酿酒第一人。《汉书》记载“西蜀绵竹大山乃修道成仙之地,汝可去绵竹武都山卜宅修道,他日你家将有大德之士降生。”《汉书·叙传上》也有记载。

绵竹,人杰地灵,其中历史上的武都最为出名,难怪初唐诗人王勃在畅游武都山后并为当年的武都题写《净慧寺碑铭》,在其中称赞“武都仙镇 灵墟奥域”。

历史上武都,是典故“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出处,“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指的武都严仙观的道长严君平。《华阳国志》《蜀中名胜记》《方舆纪要》等书称谓的武都,指的绵竹现县城北三十里之武都山(紫岩山),古蜀人之邑名多为“都”,如成都、新都、广都,武都盖指邑名,于是才有了《净慧寺碑铭》。

在说严君平之前,不得不先说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他与司马相如齐名。

扬雄,在成名之前,师从严君平学《周易》。扬雄“博览无所不见”,得益于君平“博览无不通”。扬雄“清净无为少嗜欲”得益于君平《老子》《庄子》《周易》之学以及他的“沉冥”之习;扬雄淡泊名利,得益君平“不治苟得”;扬雄“不事富贵”,得益于君平“不作苟见”······凡此种种,都看出严君平对扬雄为人正直和追求学术真理的巨大影响。

与其说严君平的学识卓绝,不如说严君平言传身教的秉性修为,成为扬雄效法榜样,使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有学者认为,扬雄是第一位将巴蜀文化、古蜀仙道思想与中原文化予以融汇到大家。严君平精通周易、老子,扬雄常来请教。为扬雄后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在词赋创作方面达到成熟的阶段。

话说严君平的成就。西汉时,严君平、落下闳一心问天,穷窥天象,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中提到绵竹名人严君平的事迹 。扬雄的老师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末年,成都人(另说临邛人 ),生于、长于绵竹武都严仙观。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周易数术大师。原本姓庄,字君平。后来《汉书》等忌讳汉明帝刘庄之名,才将其改名为严遵。严君平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汉成帝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为人占卜看相,以此为生,多借此宣扬忠孝道义。至今,成都有君平街、君平巷。据传,乃昔日严君平十肆之处,以此纪念先贤。

严君平的父亲严子唏。原籍邛崃人。遵师言,举家卜宅于绵竹武都山阴,见此钟灵毓秀,古树参天,实为修养圣地,于是兴建山庄。庄成于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88年),君平降生。严子唏在此既修道又酿酒。从《汉书·叙传上》“唏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 因此,西汉时期,《汉书》记载严君平之父在绵竹武都山占卜、修道、酿酒的第一人。

严君平从小随父亲严子唏在绵竹武都山学道、读易、酿酒。及长并卖卜于成都、广汉等地。严君平在绵竹酿酒传说和遗迹很多,先后在君平庄挖掘井三口水井(硫磺井、菖蒲井、通仙井)。

严君平归隐后著述、设馆授徒宣讲《老子》《庄子》,培养出得意弟子扬雄,并依据老子哲学思想,写下十余万言《老子注》二卷,《老子指归》十四卷、《易经骨髓》等一生最重要的几部黄老著作,使其李耳(老子)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  

翻阅历史古籍可以看到,严君平确是把道家之学同方术结合起来的典型人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教文化为其重要内容,道教对绵竹历史文化发展曾经有过重大的影响,绵竹在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仙观大门口现存的清代石刻门联“ 儒而升仙,天下名山跂此地 ;汉之隐士, 蜀中易学首先生”就是有力的佐证之一。

严君平在绵竹、成都都留下许多文化古迹和传说。相传,严君平在武都山修道炼丹,每天从武都山通仙井到成都君平街占卜算命和行医救人,日占卜百人而归,一日忽觉得身轻如鸿,双脚离地,连房子也一并齐升入天堂,宅基地深陷成池。相传,有一天一群老鼠紧跟其后,严君平就用拂尘刷去,有一些老鼠的肠子漏了出来,有一些老鼠尾巴刷断了,所以严君平在绵竹武都山留下两个歇后语:武都山的耗子——没有尾巴,或者武都山的耗子——拖肠鼠。

蜀地地方志《华阳国志·蜀郡士女》中首位蜀中名人就是严君平,他又是长寿者,活了九十多岁。 扬雄称赞严君平“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

绵竹武都君平庄,即现在的武都严仙观,这里在北宋时期,严仙观道士杨世昌善酿蜜酒,因与苏东坡同游赤壁而扬名于世。

杨世昌是北宋时期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武都山道长,著名道学家、画家、鼓琴家、酿酒专家,善画人物、山水,其生卒年不详,《图绘宝鉴·补遗》有“道士杨世昌,字子京,武都山人。与东坡游,善山水”等记载。其画作《崆峒问道图》是国家收藏的唯一的五代至民国时期道士画作,现藏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