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河,一条城市河流的巨变
作者:王平 文/图 朱玉玺/图      来源:     日期:2018-12-03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尾河紫来桥段旧貌

同一地点拍摄的马尾河紫来桥段新貌

马尾河紫来桥至飞云桥段

 

昔日马尾河 洪水危及居民

今年49岁、家住市区马尾河畔的刘汉东,以前的老家在飞云桥东侧。据刘汉东介绍,马尾河曾多次遭受洪灾,仅1949年后就发生过10多次,其中以1981年、1987年、1988年、1995年最为严重。80年代,马尾河两岸全是红砖平房结构的民居,夏季一旦遇到暴雨,房屋就会进水。当时从东门大桥到积英桥段的马尾河两岸的平房是吊脚楼,洪水季节,半边街经常会遭到洪水浸泡。彼时,马尾河两岸既没有人行道,也没有绿化带。

如今的马尾河在刘汉东眼里十分漂亮。两岸居民的住房进行了搬迁安置,现在河道行洪通畅,岸边绿树成荫,两岸高楼林业,多座桥梁像艺术品一样横跨马尾河上。

在刘汉东等普通市民眼中,城区马尾河的巨变是绵竹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

观念更新 提速马尾河综合整治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绵竹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引进市场机制,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城市建设体系,使城市建设速度全面提速。

1992年5月,我市对东门大桥以下的单边全长3.3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1993年,绵竹总体规划修编后,拉开大规模实施马尾河城区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的帷幕。政府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号工程,全市党政干部积极向工程捐款资助,建设者顽强拼搏,创下了绵竹建设史上的奇迹。

当年在半边街做小生意的曹守均老人用笔记本记载着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10件实事,他的小本子这样记录道:“1999年整治城区马尾河东段,修建了中心广场和仿古一条街……”

尔后,我市连年推进城区马尾河的综合整治,将治理马尾河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契机,拆除危旧房,搬迁居民,建设公厕,种草植树,并先后在马尾河上修建了多座风格迥异的桥梁,使马尾河两岸呈现出和风拂柳春意浓、市民花丛听鸟声的景象。

走进新时代 美丽家园揭开新篇章

5·12地震后,由江苏省南京市援建剑南镇马尾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包括10座桥梁维修加固和改建、9000米护栏及护坡、河道整治等,总投资2100万元,整个工期8个半月,在2009年底全面完工。

地震前后的几年,在年画节期间,马尾河还安装了十余组大型年画灯组,为群众过春节端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2016年开始,我市又对城区马尾河安国桥至东门大桥段滨河路沿线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马尾河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巨变。在新时代,城区马尾河段的综合整治正不断向上、下游延伸,“酒乡画境,美丽家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河岸繁花似锦

马尾河盛世华章段碧波荡漾

霞光照耀马尾河明珠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