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倒塌的上帝宫该何去何从?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9-02-26
百年前威尔逊所拍摄的绵竹上帝宫古戏台
群众在剑南老街古戏台前看川戏 近年来,每到春节、国庆、元旦假期,我市剑南老街的古戏台都有川剧演出,到场观看的市民络绎不绝。而这个古戏台是根据位于我市兴隆镇安仁村的上帝宫古戏台复原而建的,复原场景来源于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兴隆镇安仁村上帝宫拍摄的古戏台图片。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的上帝宫已经破烂不堪、摇摇欲坠,随时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上帝宫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泊来宗教庙宇 上帝宫位于兴隆镇安仁村,是我市仅存的三处明代古建筑之一,于1985年被列为绵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绪奎告诉记者,经过查阅众多资料,他认为上帝宫是目前中国尚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泊来的祭拜上帝的宗教庙宇。 据江绪奎介绍,上帝宫从名称上来看是信奉、祭奉上帝的庙宇,宫是对庙宇的称呼。只有基督教、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才把“上帝”作为最高的神来信奉,这说明上帝宫最早是泊来的祭奉上帝的宗教庙宇,所以叫上帝宫。 江绪奎通过查阅众多史料发现,全国仅有两个上帝宫。一个是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清的、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的“真武庙”,因为真武大帝又叫北极玄天上帝,所以民间把真武庙也俗称为上帝宫。实际上泉州那个所谓的上帝宫,是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与绵竹上帝宫信奉上帝的泊来宗教庙宇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上帝宫是有历史明确记载的明代庙宇,查阅史料,在全国范围内,没有比绵竹上帝宫历史更悠久、至今尚存的泊来的祭拜上帝的宗教庙宇,因此它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为什么上帝宫会修建在绵竹? 江绪奎说,上帝宫之所以会修建在绵竹,与绵竹重要的历史人物明代首辅刘宇亮有关。 据《绵竹县志》记载:“上帝宫是明代首辅(宰相)刘宇亮(绵竹人)捐资所建”。“明崇祯十四年(1641),绵竹人刘宇亮在京任职吏部天官、东阁大学士时,请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利内思、安文思在天官府(刘宇亮绵竹老家的府第)讲经布道,当时受洗礼者30多人,邻近县也有人参加。上帝宫也是1641年建成,成为绵竹泊来的祭拜上帝的最早宗教庙宇,这说明刘宇亮是将天主教引入绵竹的第一人。 经现场查看,上帝宫的房梁上还有刘宇亮捐建的文字记载及明清官员、文人的诗词书法墨迹依稀可见。1641年刘宇亮特邀利内思、安文思等到绵竹天官府和其捐资修建的上帝宫讲经布道。所以,成都和绵竹是天主教在中国(除北京外)传入最早的地方之一。 ◆保护修缮上帝宫有何重要意义 上帝宫历经300多年的风雨,如今已破败不堪,摇摇欲坠,随时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就如何保护和开发好上帝宫,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绪奎,市政协委员、民革绵竹总支委员张小英,绵竹古文化研究者侯小毅等给出建议:1、政府先拨一笔资金,找懂古建维修的专业人员进行排危、盖漏,解决即将倒塌的问题。2、政府及主管部门向上级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申请将上帝宫升级为省级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3、建议政府将上帝宫办成绵竹古建文化、明代首辅刘宇亮文化与泊来宗教文化相结合的博物馆,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上帝宫,也可与文旅名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为绵竹乡村旅游增添一处重要景观。 据了解,目前省旅游局已经接受了省社科院专家的建议,正在实施打造一条“沿着威尔逊之路,重返中国西部花园”的入境游线路。绵竹上帝宫就是20世纪初威尔逊曾经来过并留下珍贵历史照片的入境游线路之一,所以打造好、保护好上帝宫可以成为四川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修缮上帝宫的难度在哪? 记者从我市民宗部门了解到,上帝宫因为不属于开放式宗教场所,所以无法归口到民宗局进行管理,加之开放式宗教场所的修缮保护有严格的政策规定,所以他们对上帝宫的修缮确实无能为力。记者同时从绵竹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谢之战处了解到,从《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看,这种文物的保护责任在当地,上帝宫的主体责任单位是兴隆镇。目前,文物保护单位升级的难度太大,向上争取资金也很困难,也没有专门的政策资金对宗教场所古建筑进行修缮。 “5·12”地震后,我市也跟江苏方面沟通过,但由于宗教场所不属于援建范围,最后还是市文馆所争取到5万元排危资金,在上帝宫修建了围墙,修缮了屋顶,将周围群众进行了迁移。
上帝宫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