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一块冷箭竹化石映射绵竹龙门山地质变迁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2-28    

2月27日,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原生物教研员、退休教师杨林向记者展示了一块奇石。据他考察分析,这块化石是冷箭竹的化石,距今约2亿年的三叠纪大灭绝时期。

杨林告诉记者,这块化石是一块黄沙石,几片竹叶的纹理痕迹清晰可见。几年前,他在汉旺镇新开村公路施工的沙石中发现的。令人称奇的是,冷箭竹一般生长在海拔2100米至3600米之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下,正是大熊猫的生态位。

冷箭竹,也称黄草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中华名竹之一。它适宜生长于北方、西北等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既能够耐寒、又能耐旱,是极具适应力的植物。这种竹叶型小、叶尖,一般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冷箭竹和缺苞箭竹都是大熊猫爱吃的竹子。

说起这块化石,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林说,当时,来汉旺镇沿山投资民宿建设的王先生找到他,想购买一些花木。在等待工作人员送钥匙来的间隙,他们到正在施工奠路基的毛路上去看了一下。突然,杨林被地面所踩的石块滑了一下,低头一看,居然是一块奇石,再捡起来仔细一看,他惊讶不已,无意中发现的奇石竟然是一块冷箭竹化石。原来,这些奠路基的砂石是从附近老熊沟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的淤积体中运输出来的。

杨林说,这块化石的发现,对研究绵竹地质变化、地质演变的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因为老熊沟以上的白云山一带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站的辖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