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脉】“扬雄抒颂·杜甫入诗”中的“绵竹”有怎样的文化关联?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 李莲 美编 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1-16
2024年,由绵竹市科协牵头发起的寻找禾本科植物“绵竹”系列活动,经过绵竹市融媒体中心多个平台的宣传报道,引起了众多热爱绵竹、关心绵竹、爱护绵竹的市内外群众的热议。 随着这一话题的深入,有市民提出疑问,目前,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笔下的绵竹文章找到了吗?扬雄当年写作的是《绵竹赋》还是《绵竹颂》?扬雄写过《绵竹颂》的依据是什么?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赋诗的“绵竹”在哪里?扬雄笔下的“绵竹”和杜甫笔下的“绵竹”,是写的地名绵竹还是写的是植物“绵竹”?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答案一一浮出水面。 ▲位于绵竹市人民公园的杜甫诗碑 “扬雄抒颂。杜甫入诗。”这是民国八年版绵竹县志的记载。当年出版的绵竹县志中说扬雄抒颂(绵竹),其依据来源于哪里?记者查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扬雄集校注》版本,其介绍扬雄生平的文章写道:扬雄曾作县邸铭、绵竹颂、成都四隅铭等文。另一位对扬雄有影响的人物是易学家严君平。 记者查阅 202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历史名人读本》,其中《扬雄-蜀地出异人 千秋一子云》一文为:史载,扬雄师从严君平(绵竹武都山道士)学《周易》,他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蜀都赋》《逐贫赋》等使其与司马相如齐名,并称“扬马”,并誉为“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辞赋家”。扬雄“博览无所不见”,得益于君平“博览无不通”,凡此种种,都看出严君平对扬雄为人正直和追求学术真理的巨大影响。与其说严君平学识卓绝,不如说严君平言传身教的秉性修为,成就了扬雄的榜样。扬雄是第一位将巴蜀文化、古蜀仙道思想和中原文化予以融汇的大家。扬雄40余岁离开四川,前往京城长安。在其42岁时被大司马王根召为门下吏。当时,扬雄一位老乡杨庄在汉成帝身边担任郎官,他向汉成帝推荐了扬雄的《绵竹颂》,汉成帝读罢评价说,此文有司马相如遗风。由此,扬雄得到汉成帝的召见,并在短时间内写出 《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蜀都赋》等大赋献给汉成帝,因而大受赏识。43岁时,扬雄担任黄门侍郎,即在皇帝身边担负撰写文章、传达诏令之类职责的文职官员。 虽然绵竹文史界至今还没有寻找到《绵竹颂》的原文, 但是众多古籍史书都记载了扬雄因为创作《绵竹颂》一文而成名的事。 据后来的学者研究,扬雄创作的《绵竹颂》一文,写的是植物“绵竹”,古人评价扬雄的《绵竹颂》一文写得思绪绵邈、音韵幽谧,将“绵竹”之媚、之素、之箫然气度融入诗中。从这些评论中我们能够确定《绵竹颂》是赞美植物“绵竹”的。 班固在《汉书》的蜀志中介绍,汉成帝时,杨庄向汉成帝诵读扬雄的文章,扬雄因此出名。该书也记载,绵竹县,两汉旧县。蜀、晋因。地滨绵水(今绵远河),多竹,故名。 绵竹市文史专家宁志奇说,中国被称为竹子王国。据统计,我国竹类有500余个品种,虽然说“绵竹”仅仅是其中一个品种,是原产于我市的珍稀竹种,在全国、全省特别稀少、罕见。现在,在我市,“绵竹”也很少见了。 早在元代吏部尚书,李衎(音砍)著《竹谱详录》为可信和完整的“详录”。 在竹谱六品中,共罗列了三百七十四种品种。绵竹则名列第十二,即为持之有据了。
▲光绪版和民国八年版绵竹县志记载绵竹特征 如今,在绵竹市人民公园,有一个诗圣杜甫所题“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的诗碑,碑上是已故原绵竹县中副校长张昌文先生1979年所书、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宁志奇对记者说,杜甫为什么要专程来探寻“绵竹”这个问题,他在县志等书上都没有查到。多年前他是请教了张容光先生(我市已故文化名人、省文史馆研究员)后,才弄明白这个问题的。张容光告诉宁志奇,绵竹以前有过一句赞词为“扬雄抒颂,杜甫入诗。”这两者之间可能有联系。后来一查,果然如此,正是因为蜀中大文豪扬雄的一首《绵竹颂》引起了杜甫的注意,他便决定寻“绵竹”来为他新建的草堂作陪衬。因此又引出:“一赋动天子,京华传奇闻”的典故。 据宁志奇考证分析,像杜甫这样饱读诗书的文人是看过汉代《绵竹颂》的,并触发了他的好奇心。进而知道“绵竹”乃蜀中珍品,与他文人的清高情怀又相投,所以便专程到绵竹寻讨“绵竹”。 绵竹市古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馆长江绪奎将自己考证的情况告诉记者,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是当时绵竹县令韦续的上司,在他的介绍下,杜甫来到绵竹寻讨“绵竹”,他不仅以诗寻觅竹,还醉酒问道,瞻仰先贤古迹。 江绪奎认为,杜甫来到绵竹有几个主要理由,一是绵竹盛产竹子,他特别喜爱“绵竹”。他认为“绵竹”不屈不挠的品格是他自己精神的象征。二是“绵竹”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杜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三是他崇拜严君平、扬雄、王勃,他们都是自己的前辈,都曾经在绵竹醉酒问道,留下千古诗篇。四是绵竹在汉代就出名了,扬雄曾拜师严君平,在武都山跟严君平学道酿酒。五是他嗜酒,绵竹酒在唐代就是宫廷贡酒。韩终、严君平、张道陵等都在绵竹留下很多仙迹,所以他要来绵竹醉酒问道。 ▲绵竹市委党校大楼前的“绵竹” “绵竹” ,属于杆分节的禾本科、竹亚科。丛生型,从下至上都很有层次。任何角度欣赏主杆群,都不交叉而显条理清楚,加之“幸分苍翠拂波涛”,从自然美学角度考量,有整体外秀竹中“西子”美喻;从人文资源发掘,它更高风亮节,有挺拔向上的“君子”风骨,更有诗意和远方的无尽内涵和外延。它是绵竹的一大特产,更是绵竹的动感形象和精神表象。 宁志奇等文化界人士呼吁,绵竹相关部门应当更加重视、保护“绵竹”这个乡土竹种,加强对“绵竹”的保种培育工作。“绵竹”普查调研课题组成员、市科协干部杨华军对记者说,“绵竹”是绵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担负起传承历史的使命和继往开来重任,推动绵竹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我们可以从“绵竹”这种植物所承载的人文思想、气质风范、文化品格等创新性表达、创造性转化,为今天的绵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把握时代脉搏,用国际视野、百姓视角、文化思维,挖掘绵竹的文化高度、历史厚度、现代热度,全面提升绵竹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建设“美酒名城 画境绵竹”提供文化支撑,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