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绵竹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娟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1-02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自2024年6月绵竹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四普”领导小组,高标准推进普查工作,历时6个多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绵竹市已完成全市境内159处文物点的实地调查任务,其中,“三普”文物点146处,全部完成复核,复核完成率达到100%;新发现文物点13处,已全部完成实地调查。在复核的146处文物点中,有古文化遗址2处、古墓葬71处、古建筑59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处,覆盖从商周时期到近现代历史发展全时期,为绵竹历史提供了文物见证。在新发现的13处文物点中,有古墓葬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 在实地普查过程中,全市各镇(街道)文化专干、各村(社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普查队员们无惧艰难险阻,克服天气多变及不可移动文物点多、面广、线长等实际困难,深入密林田野,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专业素养。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无人机、数码相机、RTK等普查设备,围绕文物本体、附属文物、周边环境进行拍摄、测量、定位、绘图等工作,全面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地理位置、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实时录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软件,确保了普查进度的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文物普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绵竹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按时保质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同时,对文物普查进行全过程、立体化、多维度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图片由市文管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