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明代古建筑上帝宫玉皇殿保护性修缮工程完工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1-20    

今年2月,位于汉旺镇安仁村九组的明代古建筑上帝宫玉皇殿,按照现状揭顶维修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经过9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整个修缮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竣工验收。

据绵竹古县志记载,上帝宫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由邑绅刘宇亮建修,清乾隆三十五年,道人刘本真重修。1990年,上帝宫玉皇殿被绵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及2008年“5·12”特大地震影响,该建筑构架稳定性受损严重。为排除险情,完整地保持文物历史信息,延续遗产寿命,发挥其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价值,201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绵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委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上帝宫进行现场勘察测绘,并据此编制维修设计方案。

上帝宫玉皇殿距今385年,是四川尚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中体量较大的一处,是研究四川明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大殿檩子上的墨书题记为研究绵竹及其周边地方的历史脉络提供了依据。该大殿既有同时代的官式建筑共同的特征,又具有地方特色。柱侧角做法使得木构架的内聚力和稳定性得以加强,沿袭了明代官式建筑的惯常做法。大殿采用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结合运用了两种木构架的优点。大殿斗拱做法、拱眼壁等做法都极具地方特色。建筑上留存的彩画,为研究明代建筑彩画提供了素材。

据现场施工的古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曹雍葛介绍,他们对这一县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采用按照现状进行揭顶维修方式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具体施工中坚持了原架构、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四有原则”,最小干预原建筑。对原构架的原质件进行添补更换,部分木材柏木、云杉还从德国购买。

据了解,上帝宫的原建筑包括中轴线上的古戏台、天王殿、玉祖殿、玉皇殿和侧面偏殿牛王殿组成。国家文物局拨付350多万元资金,让这一文物得到妥善修缮。目前,整个修缮工程已完工,即将进行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