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绵竹桥】富新绵远河大桥:方便群众出行 激活商贸往来
作者:罗天琪 徐伦汧 文/图 责编:李莲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1-18
“我家住在河对岸,以前河面上没有一座像样的桥梁,我们过河非常困难。”今年67岁、家住富新镇吉兆村9组的杨万林站在富新绵远河大桥上,向记者指着家的方向,眼中满是感慨与回忆。 几十年前,水流湍急的绵远河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将居住在富新镇吉兆村、广西村和原绵远镇的村民分隔在河对岸。由于河水流量大,河面宽阔,即便是枯水期,群众想要到富新场镇,只能趟水过河,而去一趟绵竹市区则需要从汉旺镇绕行。 据杨万林回忆,当时为了克服过河难题,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村民曾在河上搭建过简易的木桥,虽然简陋,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河难问题。然而,木桥并不稳固,遇到下雨涨水,会被冲垮。除了木桥,人们还尝试过开渡船、人工背等方式过河,每一次过河都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989年10月富新绵远河大桥通车剪彩 (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群众修桥的呼声日益高涨,当时的绵竹县委县政府组织修建了富新绵远河大桥。1989年10月,富新绵远河大桥正式通车剪彩,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终于有桥了,我们出行便利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过河问题终于解决了。”杨万林回忆道。 然而,自2008年以来,受“5·12”特大地震、上游地质灾害、下游河道乱采以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等多重因素影响,桥区绵远河河道变化剧烈,桥梁基础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富新绵远河大桥逐渐成为一座危桥。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2018年,绵竹市开始对这座危桥进行拆除并原址重建,2020年正式通车。新建的大桥全长750米,主桥长449米,宽30.5米,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分左右两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加辅道,设计速度为8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这座新建的大桥不仅外观壮观,而且结构稳固、安全性能高,再次为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与安全。 202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省道107绵竹市新市镇至绵远改建工程富新段工程再次对富新绵远河大桥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富新绵远河大桥附二桥进行了重建,升级后的大桥不仅增加了非机动车道,还建立了通向绵远集镇社区周家山的平交道口,让群众的出行更加畅通。 日前,在富新镇吉兆村二十四组的建勋家庭农场里,农场主赖建波将新鲜采摘的豌豆尖、儿菜等农产品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他笑着说,“富新绵远河大桥改建完成后,外地采购商可以轻松地根据定位找到农场位置,我们再也不用为农产品的运输问题而烦恼了。” 如今,历经岁月洗礼和改造升级的富新绵远河大桥焕然一新,成为连接绵竹市与绵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的便捷性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福祉。更为重要的是,这座桥梁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以及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