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脉】50多幅晚清时期绵竹年画大师作品被江奎艺术博物馆保护收藏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0-09    

为保护、研究、传承绵竹年画,在今年国庆期间,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从拍卖公司拍买了50余幅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绵竹年画大师作品收藏,包括工笔手绘《三星高照》《三猴烫猪》等各种门神、仕女、童子等绵竹年画。最为珍贵的是有与《迎春图》作者黄瑞鹄齐名的张学源大师所画的数幅年画作品,还有尺寸巨大的工笔手绘绵竹年画孝门神两对。

今年国庆期间,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垚、成都市福宝美术馆馆长向运华和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省美术馆的领导、专家、教授们前来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参观考察,一起鉴赏了这批刚刚快递到馆的珍贵年画,对其艺术风格给予了极高评价。

这批老绵竹年画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绵阳地区一位老文化局长收藏,于2018年应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之邀,在成都武侯祠大庙会参加过绵竹年画特展,被中央电视台和美国等几十家国内外电视台媒体宣传报道。当时江绪奎就动心请对方予以出让,但被对方拒绝。前不久,江绪奎获悉这批年画在一拍卖行,于是从拍卖行花重金购入。这批晚清、民国和1962年绵竹年画社成立时期的绵竹年画,是绵竹年画老艺人张学源、马宗义、张先富、姚春云等多位大师的作品。

德阳市江奎艺术博物馆馆长江绪奎告诉记者,这批罕见的绵竹年画作品特点为:一是尺寸较大的年画作品大多是晚清、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绵竹年画集起稿、创作、绘画为一体的年画大师张学源所绘。张学源是已故绵竹年画老艺人张先富的父亲,他们是绵竹年画世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有八十多岁的张学源还能起稿、创作、绘画,其作品大多成为绵竹年画的代表性作品。二是在这批老年画中发现了绵竹年画孤品《孝门神》,且为全水墨工笔手绘。

据了解,四尺整纸工笔手绘水墨孝门神是绵竹年画十分独特的品种,一般是古代大户人家,有祖父母或父母去世,不能贴红色门神过年,绵竹年画大师们就发明了水墨手绘工笔门神。这种年画与全国其他几大年画不同是必须订制,十分罕见。目前,暂未发现有其他的四尺整纸工笔手绘水墨孝门神在世,江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尚属孤品。这批绵竹年画门神和仕女图都是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绵竹自产的独特土纸所绘,每一幅都有绵竹木版年画社的印章和每一位年画大师名字的落款,采用的绘画原料为矿物质和少许染料。部分作品还有收藏人印章。总体来说,这批老绵竹年画作品绘制水平精良,风格独特,保存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