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媛:绵竹旧民主主席启蒙运动先驱
作者:谭明剑
来源:
日期:2017-09-29
人物简介:王家媛(1853年—1922年)绵竹人,绵竹旧民主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王家媛在娘家时,长期跟随其父王润亭(清贡生)读书习字。其博闻强记,聪慧过人,精音乐,善弹七弦琴。19岁嫁张子山为继室。24岁时丈夫去世,当时女儿才3岁,儿子仅1岁,她奉姑养子,勤理家事。后子女先后成人,女儿毕业于成都女子师范学堂,儿子在清末中了秀才。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她同儿子张犹龙(张骏)到日本留学,儿子读早稻田法科,她学医术。在日本留学时,因受革命思潮的影响,王家媛学成回绵竹,在节孝祠设“卫脚会”,倡导女子放脚。为扩大影响,宣传其主张,她又出资创办女学一所,自任校长,女儿任教员,组织学生开展放脚运动。最初开学时,学生不过20余人,随后人数逐渐增多,加聘教员,学校也由节孝祠迁至考棚内办公。我县有女学,实由王家媛开其先河。 1914年(民国三年),王家媛组织张氏同宗会,开办十全义举,又承头募集粮食,接济孤贫,在每年年终发放,甚至送粮上门。1916年捐上会金六百元建立医院,设置病床二百多张,方便绵竹百姓入院就医,邻县病人前来求诊的也不少。后王家媛又与上海红十字会取得联系,设立“绵竹红十字分会”,将医院改称为“绵竹红十字医院”,1936年更名为“绵竹地方医院”。 王家媛生长于旧社会,青年孀居,深受旧礼教之压迫与束缚,但她有雄心壮志,留学回县,力排众议,发动放脚,倡办女学,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一直到69岁辞世之时,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是封建社会绵竹妇女界之杰出人物。 提倡男女平等 反对封建礼教 据《绵竹文史资料选辑》中,张文静《记忆中的王家媛先生》一文所记,“王家媛在绵竹作为旧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者而言,确是第一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一介女性,竟能在绵竹这个小县城里,冲破封建包围的铜墙铁壁,竖起反封建反礼教的旗帜。尽管她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其向旧礼教冲锋陷阵的精神和坚毅不屈的性格,是值得我们缅怀和崇敬的。” 文中提到,1920年春,王家媛时常到儿子张犹龙创办的农场。她每来一次,稍坐之后,总是拿出书来看,后来才渐渐打听出她是极博学、极好学的。她最爱看《史记》、《汉书》之类的书籍。她曾有好几次给我们讲话,宣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如何在实业上突飞猛进,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务农养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却比日本落后很多,国人应奋起直追。她又问我们家里还有缠脚的否,言下她不胜慨叹,说民国成立已9年,但乡坝头甚至城里头都还有人给自己的女儿缠脚,真是奇怪。 王家媛是言行一致的人,她曾在绵竹提倡放脚,设卫足会,她自己就是最早放了脚的,这也可以看出她进步的一面。还有她在绵竹这个封建礼教氛围浓厚的小县城中,提倡男女社交公开,她自己就经常出没于男性社会中,并宣传她自己的主张。最突出的是她在自己创办的女学堂里宣传男女平等,反对当时认为妇女诚然可以读点书,但为了巩固家庭仍然必须读《妇训》、《女诫》的封建思想。 王家媛认为妇女应当与男子受同样的教育,教材应当采用新式教科书,而《妇训》、《女诫》这些宣传男权思想的旧书应该废弃。这样一来,绵竹当时的举人、秀才之流都视王家媛为洪水猛兽,说她的思想是离经叛道。一直到王家媛逝世多年,绵竹的举人、秀才如黄尚毅、王际雍等一谈到王家媛,总要一边赞叹王家媛是绵竹的巾帼英雄,一边摇头摆脑地叹息:“她是个女界怪物,不该反对孔孟,废弃伦常道德,她走入歧途了,可惜!可怕!” 王家媛的一生,一直处于与封建思想的反抗斗争中,但她并未就此屈服,她总想通过办女学的途径来解放妇女。晚年,她特别教诫她的儿子,不要在本地与民争权夺利,应该在家乡兴办实业,为民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