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年画节】绵竹:“非遗年味”订单足 “守艺人”加班加点赶工忙 #网络中国节·春节#
作者:李露平 廖辉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1-11
一张张描金画银、舞动着喜庆色彩的传统年画,是春节里最五彩斑斓的年味。随着龙年春节的临近,绵竹年画艺人们也开始了一年最为忙碌的时刻,紧锣密鼓地赶制着年画产品,迎接第23届绵竹年画节的到来。 执笔、蘸墨、细描、轻点……在位于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的“农闲堂”里,当地村民正在俯身作画。经过一番精心画作,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年画娃娃跃然纸上。在画桌一旁,整齐地摆放着已经完工的画作,等着企业负责人过来检查验收。 “农闲握笔头,农忙扛锄头”,是绵竹年画村的真实写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发源地、传承地,孝德镇通过搭建“乡遇画里”文创社区,以“文创社区+大师坊”为载体,采取“五干一分”(推介部门干、平台支部干、培训协会干、市场公司干、订单村民干、收益大家分)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2400余人参与年画产业链生产制作,吸引会员单位14家,开发传统年画及衍生产品1000余种。 “我一忙完公益性岗位的活路,就会到‘农闲堂’来跟其他村民一起赶制年画订单。”村民徐守超说,目前虽是农闲时节,但他们依旧很忙碌。随着年画节的临近,绵竹年画进入了销售旺季,村里只要接到了企业的订单,便会组织有着绘制技艺的村民们聚集在“农闲堂”拿笔赶货。最忙的时候,会有20多名村民同时参与到手绘、刺绣、陶板等年画产品的制作中来。 走进三彩画坊,各式各样的年画绣品、饰品摆满了柜台,古香古色的装饰别具一格。有的年画艺人正在桌案前提笔作画,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丰富的年画人物便跃然纸上;有的年画艺人则静坐在绣桌前飞针走线,将年画人物绣得惟妙惟肖。环顾画坊,每一个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近年来,三彩画坊在守正中不断创新,不仅在年画选题创作上力求精致,在表现手法上也力求贴近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注入鲜活的时代主题,让本土文化融入生活,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诠释了传统艺术,为顾客提供更多了解绵竹年画的生动素材。 “这是我们以‘龙’为主题的年节产品,这是我们的真丝双面画、双面屏风等创意绵竹年画,特别受顾客的欢迎。”年画艺人王英告诉记者,按照习俗,春节前将是市民大量购置年画的高峰期。除了传统题材的绵竹年画受市民欢迎外,创新类的绵竹年画也占据一席之地。为满足市场需求,他们加班加点赶制备货,确保每一幅年画都达到最高的品质标准。目前,店内准备了充足的年画商品和年画饰品,能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