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孩子「引路人」 四川綿竹支教教師鄔明春點亮彝鄉體育之光
作者:
来源:香港商報網
日期:2025-10-30
2023年,對於四川綿竹僑愛道行中學的體育老師鄔明春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起點。他懷揣着支教情懷,走進甘洛縣民族中學,為這個群山環抱的校園注入了一股嶄新活力。兩年多的時光裏,他以奔跑與夢想為筆,幫助彝鄉學子們書寫了一份獨特的青春「答卷」。
「格」與課堂 點燃民族體育的星火 10月17日,晨光灑滿甘洛縣民族中學。伴隨着清脆的號角聲,在鄔明春與體育老師們的共同組織下,全校2600餘名學生迅速就位,有序融入陽光大課間的訓練中。同學們時而整齊列隊跑步,時而分組進行趣味運動,每一個身影都躍動着青春的朝氣。「我們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活動,旨在通過科學組織和有效鍛煉,讓每個孩子都能強健體魄,綻放陽光心態。」鄔明春表示。 讓學生愛上體育、享受運動,是鄔明春始終堅守的教育初心。體育教學中,他的課程設計不僅夯實基礎體能,更創新性地將彝族傳統摔跤「格」融入日常教學,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讓體育課成為學子們揮灑汗水、綻放激情的舞台。談起將「格」融入日常課堂的初衷,鄔明春的眼中閃爍着光芒。「那是在一次火把節上,我第一次見識到這項充滿力量與智慧的傳統運動。」他介紹,「格」不僅展現了身體的對抗技巧,更承載着民族文化的精髓,鍛造着學生們強健的體魄與堅韌的品格。 鄔明春的探索並未局限於課堂實踐,他將彝族摔跤「格」的教學經驗系統提煉,撰寫的文章《談民族地區體育課堂品格教育的融入》,榮獲甘洛縣2024年教育徵文三等獎;《新課標下體育課堂的質量提升之我見》在《綿竹教育科研》發表;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德陽市級課題《初中階段學校對需要特別關愛的學生群體教育對策研究》榮獲德陽市科研三等獎。此外,在他的悉心指導下,甘洛縣民族中學校田徑隊在縣級賽事中斬獲亞軍。如今,鄔明春的體育課已成為學生非常期待的課程之一。「我們學到的遠不止是摔跤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如何在對抗中尊重夥伴,在挑戰中磨練勇氣。」學生甲那木乃說。
跋山涉水 守護學生的讀書夢想 在甘洛縣民族中學,鄔明春不僅是專業的體育教師,還在學校掛職擔任辦公室副主任。他既要協調跨處室事務、組織會務接待,還要負責學生入學管理,工作細緻而繁雜。同時,他還主動承擔起「傳幫帶」的使命,悉心指導年輕體育教師成長,幫助他們夯實教學根基、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為確保每一個孩子在新學期都能如期返校,甘洛縣民族中學堅持組織教職工深入村鎮,持續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在一次入戶走訪中,鄔明春與五位同事乘坐一輛客運公司的「小黃車」,冒雨前往黑馬鄉。車輛在盤山路上艱難攀升至海拔兩千多米的山頂後,緊接着是一段漫長陡峭的下坡路。行程中險象環生,離合器兩次發出刺鼻焦糊味,剎車片也因持續摩擦而冒煙。為確保安全,司機不得不讓大家都下車,待制動系統自然冷卻後才繼續前行。儘管親身體驗了彝區山路的崎嶇與險峻,但每當看到通過與村鎮幹部的共同努力,又一批孩子重返校園,鄔明春和同事們便覺得所有的艱難都值得。 支教兩年多時間裏,在鄔明春的積極推動下,綿竹僑愛道行中學累計為甘洛縣民族中學捐贈物資6萬餘元,優秀教師獻課21節,開展專題講座23場,為這所大山深處的學校注入了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如今,支教工作即將畫上句號,回望這段征程,鄔明春坦言收穫滿滿。「我始終以『盡己所能、發揮優勢、以點帶面、擴大效應』為準則,開展教育教學與『傳幫帶』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將永遠珍藏與民族中學教師結下的深厚情誼,永遠銘記與孩子們共度的歡笑時刻。」(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周韻 尹翔) 原新闻链接: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_p_app/2025/10/30/content_19210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