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市人民法院:为困难群众集中发放司法救助金
作者:王虹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0-08
“感谢法院,这笔钱真是救了急!”近日,在市人民法院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现场,接过救助金的群众难掩激动。此次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活动聚焦交通事故受害家庭、被欠薪劳动者、工伤职工三类困难群体,向8案9名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3万余元。一笔笔承载着司法温情的“真金白银”切实缓解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让司法为民的温度直抵人心。 77岁被欠薪老人获救助 解治病难题 “终于能安心治眼睛了,感谢法院!”77岁的苏大爷在某工地务工后,被拖欠工资1万余元,多次讨要无果后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由于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今年,苏大爷眼部查出恶性肿瘤,急需资金进一步治疗。考虑到苏大爷的具体情况且无其他收入来源,法院启动司法救助核查,工作人员赴其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核实情况,确认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在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现场,苏大爷领到了全额救助金。 职工王师傅拿到“救命钱” 重拾生活信心 “工伤后无法干活,家里连基本的开销都成问题。”申请人王师傅在一家物业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期间不慎受伤, 经鉴定为九级伤残,法院判决用人单位赔偿11万余元。但因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赔偿迟迟未能到位。王师傅工伤后手臂尚在恢复期,无法工作,无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法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其讲解司法救助政策,经审查确认其符合“工伤事故受害人请求赔偿且生活困难”的救助条件,为其发放了1万余元的救助金。领到救助金的王师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了这笔钱,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车祸无情法有情 3万元救助温暖破碎家庭 “妻子走了,赔偿款没着落,当时真的觉得天都塌了……”申请人刘先生回忆起其妻子发生车祸后的日子,仍悲痛不已。刘先生的妻子吉女士因交通事故造成特重型颅脑损伤,多处残疾,需要完全护理依赖。治疗期间,家中为此支付医疗费23万余元,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法院判决侵权方邓某支付117万余元赔偿,但邓某无可供执行财产。最终,吉女士不幸离世,给刘先生留下沉重的经济负担。经核查,确认刘先生符合救助条件,快速审批发放3万元救助金。“感谢法院没让我们孤立无援!”刘先生拿到救助金后语言里满是感激。 “司法救助不是终点,而是帮扶的起点。”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付元勇表示,此次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不仅缓解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更让司法公信力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中不断提升。 市人民法院将持续优化“案件排查——主动告知——快速核查——优先审批”全流程机制,重点关注民生案件,通过实地走访、部门联动等方式精准核实情况,确保救助金真正发放到最需要的群众,既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更传递司法关怀的“温度”,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暖与力量。 (图片由市人民法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