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孝德镇年画村农文旅融合显成效
作者:张娟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04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年画艺人陈刚正手握雕刀伏在一块梨木板前,一刀一笔专注地雕刻着门神木版年画。门外,来自各地的研学团队早已排起长队,孩子们踮着脚张望,争相一睹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这样热闹的场景,如今在孝德镇年画村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孝德镇深耕绵竹年画这一非遗名片,做好非遗传承保护,按照新颁布实施的全国首部专项保护年画的地方性法规《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积极构建老中青传承人队伍,目前已有国省级5人、市级14人、县级15人,带动500余人从事年画传承活动。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打造多元业态,开发20多个系列、1000余种年画产品,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采摘及研学旅游,形成健全的产业生态。这个以非遗为核心的小村庄,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冰箱贴、香囊、扇子、抱枕、白酒……在年画村,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印上了年画的标签,连村子的墙上都画满了年画。在年画村的“农闲堂”,一群阿姨认真仔细地给年画上色,分工细致,有条不紊。“农闲握笔头,农忙扛锄头”,是年画村的真实写照,画一张年画能得到相应收益,这是她们在农忙之外的又一笔收入。 “在年画村,我看到了许多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年画,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年味和非遗魅力。在这里,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生命。”游客谭莎说,她还体验了绵竹年画的制作过程,这种互动方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如今,通过“文化+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孝德镇已成功打造出一条集年画创作、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研学旅行、民俗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下一步,该镇将紧扣市委提出的“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指引,用好现有的文化资源,继续推动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创新,用非遗“点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前景,深度解锁非遗活化利用的“绵竹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