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铁血铸荣光 家国共此时
作者:李露平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03    

——我市组织军烈属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9月3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神州大地已有无数双眼睛静静守候在电视屏幕前,共同期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举行。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无比自豪地为祖国点赞,为阅兵喝彩。

在绵竹市人武部,参加阅兵任务人员家属、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家属、烈士遗属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振奋的时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当习近平总书记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传来,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是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烈属袁洪群的儿子何川于2011年3月29日晚在山东华帘集团公司内人工湖英勇救人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19岁。此刻,收看大会的袁洪群满含热泪,嘴唇微微颤动,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儿子如果还在,肯定也会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里,也活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袁洪群哽咽地说。

长安街上,军乐声中,人民军队豪迈受阅。45个方(梯)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那威武的方队,那铿锵的步伐,那年轻的面孔,那自信的表达,激发的是奋斗热情,振奋的是民族精神。

此次参加阅兵的绵竹籍军人共有12名,对于这些军人的家属而言,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庄重的仪式,更是国家实力的彰显,民族精神的凝聚。观看过程中,大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和热烈掌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为绵竹子弟能站上国家级阅兵舞台,展现家乡儿女的担当与风采而倍感骄傲。

联合军乐团是阅兵式上最早到场、最晚离场的队伍。佘远碧的儿子兰添是联合军乐团的一员。此时,她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里军乐团的表演。“为了这次阅兵,儿子集训了很长时间。”佘远碧说,她每天都会关注阅兵的新闻,想象儿子训练的场景。

随着军乐团奏响一首首铿锵激昂的乐声,佘远碧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角闪烁。“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等待和牵挂都是值得的。

当电视屏幕上出现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受阅方队时,军属余鸿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生怕一眨眼便错过了丈夫李杭的身影。她的心跳随着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而加速,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当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余鸿的眼神中闪烁着骄傲与自豪。“老公,今天你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我为你骄傲。你守好国家,我守好小家,我们一起加油!”余鸿说,虽然丈夫常常因为任务而不在身边,但她从未抱怨过。她知道,丈夫有着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而她,会坚定地做他最坚强的后盾,默默地支持他,守护着这个家。

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战歌激昂地奏响,彰显着国家的强盛和军队的威严。军烈属们透过屏幕注视着阅兵场上那飒爽的军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那是对亲人的骄傲,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战机划过天空的呼啸声,就是国家强大最响亮的声音!这是我们国家科技强军,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强支撑。我为我的儿子参加阅兵而感到自豪!”军属蔡发清说,儿子蔡伟曾按任务要求5次驾机飞越天安门。这一次,他从台前走到幕后,用自己20多年的飞行经验和数次受阅的经历,托举战友接受检阅。包括这次在内,儿子已经6次参与阅兵式的有关活动,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军人的担当。

阅兵仪式结束后,现场所有人依然沉浸在激动和自豪的情绪中。仿佛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仍在耳边回响,那威武雄壮的方阵画面仍在眼前闪现。在这场阅兵的荣耀背后,是无数军人家庭的默默付出与坚定守望,他们用爱与责任,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家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