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绵竹人】谢维春:小组长也有大“情怀”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21
周末时光,前往九龙镇清泉村的游客络绎不绝。入口处,身穿红马甲的清泉村10组村民小组长谢维春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还不忘向来往群众宣传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知识。高温下,汗水一遍遍浸湿她的衣衫,她顾不上擦拭,灌下一大口水,让自己活力满满。“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在谢维春的心里,村民小组长“官”不大,肩上的担子却不轻,她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才能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最近天气炎热,你们出门要注意防暑,有啥需要就给我说。”6月15日,谢维春来到村民黄大哥的家中,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叮嘱其注意身体健康。 2010年,黄大哥到外省打工时,因意外导致腰椎严重受损。经医生抢救后,虽然生命得以挽救,但由于伤情严重高位截瘫。黄大哥的母亲体弱多病,他受伤后,家里的大小事务都靠着70多岁的老父亲照料。作为村民小组长,谢维春就像亲姐姐一样,经常去他家里看望,安抚他的焦虑情绪,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黄大哥家庭本不富裕,高额的医疗费用更是让一家人生活雪上加霜。谢维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只要一有时间,她便前往镇上,了解相关政策,帮忙争取救助,以减轻黄大哥一家人的生活负担。这些年,在谢维春的帮忙下,黄大哥一家人逐渐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如今,说起谢维春为村民办的实事,周边村民都会由衷称赞道:“她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我们的幸福指数提升了不少!” 用力守护群众安全 6月17日早上8点,谢维春吃完早饭后,带上工具前往九龙镇鸡公岭的地质灾害点巡逻检查。只见她先是用卷尺测了测插在地里的两根木棒间的距离,然后再仔细地记在笔记本上进行比对。“前两年这里出现了山体裂缝,严重威胁了群众安全。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即便天气晴好,山区巡逻工作也不能间断。”担任村民小组长的同时,谢维春还承担着地灾监测员的职责,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2020年8月17日上午,九龙山区大雨如注。谢维春清点完转移群众后,赶紧前往鸡公岭巡查。路面新增裂纹、石梯新增裂缝口……还未走到隐患点,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谢维春加快速度往山上跑,平日里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当天她几分钟就跑到了山顶。巡视完隐患点后,谢维春发现一处山体有30余米长的裂缝,山坡上的泥土明显有下滑趋势,不少树木已经移位。“我们经常培训,此类情况就是滑坡或泥石流前兆。”她赶紧用手机拍下照片,并第一时间通知了镇村干部。 当天上午10点,在谢维春的带领下,九龙镇镇领导和市自然资源局专业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看隐患点裂缝情况,并对山体进行观察测量。“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谢维春说,受此处隐患点威胁的27户共56名村民早在几天前下暴雨时,就进行了转移,目前大家都在集中安置点生活。了解到谢维春的事迹后,绵竹市领导,九龙镇政府对其进行表扬和现金奖励。面对大家的夸赞,她连连摆手,说自己是村民小组长,为群众服务都是应该的。 用心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6月19日,天刚刚蒙蒙亮,清泉村10组村民刘大哥便带着背篓,上山采摘枇杷。抬眼望去,成片的枇杷树长势喜人,刘大哥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家里种植了4亩枇杷,我们在家门口摆摊销售,一年有2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说起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活改变,刘大哥笑得合不拢嘴。 清泉村地处绵竹沿山旅游区核心地带,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当地很多农户吃上了“旅游饭”。但清泉村10组仍有部分农户,因地理位置等原因致富“无门”,这成了谢维春一直思考并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2015年,清泉村大力发展竹笋和果树种植,当地很多村民却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大家都怕投入了大量心血,到最后却见不到效益。”了解到村民心中想法后,谢维春带头种植了枇杷、竹笋和核桃,并积极向镇上的农技人员学习技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自己富了,谢维春不忘组里的村民。平日里,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找到一些想发展种殖业的农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帮他们出谋划策,并教给他们经验和技术。 有了“领头雁”,村民们被带动了起来。如今,清泉村10组家家户户都发展了种植业,日子越过越红火,腰包越来越鼓,幸福感越来越强。“我还要继续用心服务群众,他们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对于未来,谢维春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