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绵竹】《故乡宝藏》一书诠释绵竹民间风俗文化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8-20
8月19日,记者随德阳市纪实文学协会主席张宝芳在孝德镇齐福集镇见到德阳市纪实文学协会顾问、中学高级教师、《故乡宝藏》作者李忠明。据他介绍,《故乡宝藏》一书全面深入诠释绵竹乡土乡风乡音乡情,是考证绵竹民间风俗文化的又一成果,是他花50年时间收集整理并编著而成,于2023年完成第四稿修改,2024年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并于当年被列入绵竹市文联文艺创作扶持奖励项目。 《故乡宝藏》一书共分十二章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录了流传在绵竹一带的地名故事、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俗、节气农事、民间体育、儿歌、乡语乡音、医道、农村职业、农事工艺等。用文学的笔法较为系统地记述了以绵竹为中心的川西农村流行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真实生活模样,在语言表达上,尽量用本地地方语言,让读者一目了然。 今年73岁的李忠明曾经在部队服役,转业后先后在原齐福梓潼村小学、齐福中学任教,在成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是德阳市专业学科带头人,兴趣爱好广泛,涉猎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企业管理、汽车机械、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民间中医药研究实践等领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参加齐福乡志的编纂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绵竹县资料集成的撰写。当时,李忠明便对绵竹民间风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到绵竹各地采访、收集、整理民间风俗、地名故事、俚语等。 李忠明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如果不收集整理下来,也许到了将来某一天,可能就没有人会记得我们曾经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从1973年开始,他便有意识地收集、整理绵竹的民俗文化故事,希望能给后人留下一点知识,知道他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些历史记忆,保存了绵竹的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以便人们守住自己的根和魂,增强绵竹人的文化自信。 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高级讲师、陕西人民出版社高校写作教材《新编写作教程》副主编王重人在该书前言中这样写道:融学术性、文学性、实用性为一体,该书用散文的方式去表现学术研究,去论证古今、去呈现历史,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乡村传说》《民间故事》的46个故事是本书的又一亮点,《乡音乡语》中的24个语境故事是本书的第三大亮点。书中诸如耍灯摆阵、端公打保福等失传的传统文化被挖掘了出来,不仅传播了地方文化,而且教人修身,甚至可以从书中学到谋生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