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涵山竹灵”民宿主人的田园梦想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04
在汉旺镇白果村九组半山腰上,一座名为“涵山竹灵”的民宿掩映在葱茏竹林间。民宿的主人赵雨欣,用匠心与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完美融合,书写着一段关于乡村振兴与诗意生活的生动故事。 ▲图为赵雨欣介绍绵竹文化名人撰写的“涵山竹灵”对联 从城市回归乡村:发现民宿经济的潜力 2015年,赵雨欣从内江师范学院毕业后,开始从事保险行业。 经过多年打拼,其业绩跻身该公司“全国50强”的前10位。工作的压力让她萌生在山边寻找一场心灵的放松地,不仅有自己的静心地,还可以接待客户品茗休闲。 经过多方考察,赵雨欣看中了汉旺镇白果村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决定打造一家既能满足游客休闲需求,又能展现本土文化的特色民宿。经过两年的考察,她最终选择了白果村一竹林边的农家屋舍。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未被过度开发的原生态之美,在她眼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建,从设计布局、材料选择、花圃设计、香草种植,到篱笆编织、翻山越岭寻找水源等,她和两位姐妹亲力亲为。由于修建时间太长,两位伙伴动摇了,中途退场,而她仍初心不改。 2024年4月下旬,民宿的5间户外茶室完工,客房也开始入住。观山、听雨、赏竹,这份独特的“慢生活美学”,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纷至沓来,拍照、品茗、闲叙,民宿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到这里办公或长住,享受难得的慢生活。 ▲图为赵雨欣与游客一起体验制作玫瑰红茶 以文化赋能民宿:打造沉浸式体验 赵雨欣深知,民宿的灵魂在于独特的体验感,而文化是其最深厚的滋养。“只是睡觉,客人为何不去酒店?”单纯的住宿服务无法长久吸引游客,必须赋予民宿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美食与文化交融,成为“涵山竹灵”又一亮点。2025年端午节前夕,赵雨欣在“涵山竹灵”举办了一场“端午香囊DIY”活动,邀请游客亲手制作包含艾草、金银花等药材的香囊。这不仅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成为了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堂,让民宿化身为连接古今的文化驿站。她还结合绵竹本地物产与深厚的农耕文化,精心设计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餐食”,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式,力求应时而食,让游客在品尝地道风味的同时,感受自然时序的流转与农耕智慧的博大。这一创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味蕾体验,也让民宿的餐饮服务成为一大亮点。 ▲赵雨欣开发的鲜竹筒蒸蛋菜品 ▲节气日,赵雨欣推出的山泉水野菜火锅 (谭超摄) 迎接挑战:从“小众”走向“爆款”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涵山竹灵”的知名度有限,客源主要依靠口碑传播。赵雨欣通过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逐步扩大影响力。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和传播流量,她对民宿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优化服务细节,确保每位游客都能获得舒适的体验。 引领客人体验式参与花茶、玫瑰红茶以及香囊的制作。在二十四节气的当日推出“民俗+养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餐饮文化的养生菜品,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丈夫王刚的支持、专业师傅的指点、自身的努力学习与钻研,让回头客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静心休闲,客房入住率不断攀升。 ▲在香草园采摘花材制作插花美化民宿 如今,“涵山竹灵”已成为山野间自然生出的诗意居所。赵雨欣正用她的巧思与坚守,在青山竹海间,编织着一个关于回归、传承与振兴的动人故事,更点亮了一个关于田园生活、文化传承与乡村未来的美好梦想。赵雨欣计划进一步挖掘绵竹的文化资源、二十四节气文化、制香文化等,打造更具特色的民宿体验,让游客真正“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