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名城】绵竹:“非遗”研学热潮涌 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作者:唐妮 徐伦汧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4-15    

近段时间,孝德镇年画村热闹非凡,各地学校的春季研学游团队纷至沓来,感受绵竹木版年画承载的历史底蕴与独特艺术魅力,增强广大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

4月10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年画村的绵竹年画展示馆看到,讲解员正在为来自四川天府新区第五中学的学子们讲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和创作手法,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经典年画作品和独具创意的年画衍生品让大家大开眼界。小桥流水荷塘、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绿树掩映间的绵竹年画墙绘作品……漫步在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同学们边走边看,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一步一景的春季田园风光让他们流连忘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绵竹年画与农耕文化、文创产品的融合,让我切身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的生命力。它不仅停留在书本中,更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张馨逸告诉记者,通过这次研学之旅,她领略到了独具特色的年画文化,拓宽了自己的见识和认知,受益匪浅。

在馆内的非遗技艺体验区,年画艺人现场展示了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刷墨、拓版、调色、上色……学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和色彩盘,跟着“师傅”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不一会儿,喜庆的胖娃娃、娇俏的少女、威严的门神等年画图案便跃然纸上。“我学到了很多画年画的技巧,特别喜欢‘鸳鸯笔’,画出来的年画色彩丰富,画面更具层次感。”骆馨蕊笑着说。

绵竹年画展示馆自2015年起正式开设绵竹年画研学项目,已与德阳、绵阳、成都、广元等地的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平均每年接待2万余名研学学生。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研学体验,绵竹年画展示馆还进一步拓展了研学游的内容,在参观的基础上,紧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求,增设了传统年画上色、拓印体验以及年画衣服、年画布包、年画宫扇、年画挂画等年画文创产品制作体验。同时,融入国学、剪纸、扎染等传统文化活动,打造生动的研学课堂,深受学子们欢迎。

“春季研学季到来后,高峰时我们每天能接待900余名研学学生,孩子们都很喜欢与绵竹木版年画亲密接触。”绵竹年画展示馆负责人陈龙视表示,将继续深挖绵竹年画的起源故事,融入造纸、刻版印刷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打造沉浸式的研学课程,让学生对绵竹年画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进一步扩大绵竹年画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作为绵竹年画的发源地,孝德镇年画村持续深挖绵竹年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构建非遗保护新格局。围绕“研学+旅游+教育”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探索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研学游活动项目,用非遗的“活”起来带动旅游“旺”起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四川首批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