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安全】绵竹:智慧食堂监管守护校园“盘中餐”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 唐敏 美编: 罗凯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3-15
近年来,绵竹市始终坚持把校园食品安全放在工作首位,以实施“智慧监管”为突破口,以监管平台为重点,以智能监管为基础,在德阳范围内率先打造了自主研发的“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市46所学校校园餐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在线监管,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精准化、定向性服务。目前,“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运用。 紧盯关键环节 智慧监管精准到“食”处 3月13日上午,在川师绵竹附小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代表一起对采购的食材进行入库登记。他们将食材放在智能电子秤上进行自动扫描后,电子秤屏幕上便出现了采购来源、类别、重量、总价、保质期等信息。经三方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相关数据便被实时上传入库。随即,采购的食材被悉数运送进后厨操作间等待工作人员处理。 采购入库环节是“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食材采购的全程信息化管控,确保质量有保证、数量更真实、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溯,为学校食品安全把好“第一关”。此外,“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还会通过智慧晨检实时记录体温、手指等检测数据,并对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备餐分餐、经费收支等进行即时收集,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智慧监管。 “学校自启用智慧监管平台以来,不仅食材采购、验收更加便捷,加工过程更加科学、规范,经费收支更加公开、透明,让操作人员由繁琐的纸质化办公提升到电子化办公,同时也能够进行追根溯源。”川师绵竹附小副校长张仕春说,该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AI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食堂经营活动中的食材、采购、账目等关键环节实行全流程、多方位、高质效的管理,全面提升了学校食堂运营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让全校师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AI”靶向监督 “盘中餐”成为“放心餐” 在天河幼儿园,食堂后厨监控屏幕上清晰地记录并展示着食堂通道、操作间、配餐间、库房等地的实时监控画面。走进食堂后厨,不同功能区域的墙壁上,AI高清摄像头正在对违规行为抓拍。它不仅具备高清晰度成像能力,还内置了智能识别系统,能够精准捕捉工作人员的操作细节,一旦发现有违规操作行为,便会立即抓拍记录、上传平台并及时发出警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无死角。 “在AI高清摄像头的帮助下,让我们的食堂管理实现了智慧化、规范化和有效化。”天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冬雷说,通过AI动态分析备餐间、烹饪间、清洗消毒间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将以往单一的“后厨可视”全面升级为违规行为和设备环境“可识别、可抓拍、可预警”,为校园食品安全筑起了“科技防线”。 为拧紧学校食堂“安全阀”,绵竹市以“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为依托,在各学校食堂共计安装了249个高清AI摄像头,充分利用“AI抓拍预警”功能,动态分析备餐间、烹饪间、清洗消毒间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的视频,自动将违规行为及异常现象截图保存、上传监管大屏进行预警,让管理更加轻松、便捷、高效。 校园食堂连上“云端”,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绵竹市在“阳光食堂”和“4D”管理的基础上,将全市45所公办中小学和1所民办初中食堂全部纳入自主研发的“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管理,平台监控视频成功接入省级管理平台,形成省、市、校一体化监管格局,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实现全面智能化,全力守护好在校师生的“每一餐”。此外,绵竹市还通过该平台建立了食堂管理常规工作电子台账4个方面25项,实时汇总智能晨检、食品留样、满意度测评等情况,确保管理工作透明规范。同时,“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也将通过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全程记录,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 “智慧监管平台主要包括食材采购溯源管理系统,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经费管理系统,以及食堂日常运行管理系统等,整个平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绵竹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杨敏说,今年,绵竹市将“实施校园食堂安心舒心工程”纳入了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这意味着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将继续扩大范围建立“全程可见、数据可查、来源可溯”的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把所有民办学校纳入“绵竹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进行管理,实现县域内公、民办县管学校食堂监管全覆盖。同时,还会上线膳食营养分析系统,让“校园餐”更加安全、卫生、营养、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