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绵竹市融媒体中心:强引导强服务强传播 画好网上群众路线“同心圆”
作者:李露平 责编:李莲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1-11
近年来,绵竹市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倾力打造“画境绵竹”客户端综合网络平台,以强引导传递党声、强服务惠及民生、强传播唱响新声,不断拓宽服务“半径”,有力发挥好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擘画网上网下同心圆。 强引导,传递党的声音。一是坚持党媒姓党,履行党媒担当。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等开设专题专栏,通过《绵竹出台17条措施推动2024年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共建美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开展群众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一把手”专题访谈》等一批有深度、见高度,内涵丰富、鲜活生动的主题报道,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送到群众心坎里。二是加强新闻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新年新气象 奋力开新局》《万千气象看绵竹》等20个专题专栏,文字稿件、短视频、AI动画、海报、H5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业强市等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一大批直观鲜活、接地气的节目陆续播出,一系列创新海报、情景短剧、智慧电台相继出圈。其中,新闻评论《消费投诉“麻烦”了谁》荣获四川新闻奖(县级融媒体类)一等奖和四川省县级融媒新闻奖一等奖,《川剧守望者》荣获四川省县级融媒新闻奖三等奖;《当好“守门员”,护好国家总体安全》获“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海报征集大赛省级二等奖;《与年画人物一起,逛绵竹,品美酒》荣获2024“诗酒德阳 剑南飘香”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三是坚守新闻初心,讲好绵竹故事。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竹,生动展现车间、乡间、项目建设现场等生产生活一线场景,真实反映绵竹新时代经济社会万千气象。今年以来,“画境绵竹”客户端上载图文新闻7338条,上载电视节目3000余小时,录制广播节目《绵竹新闻》《新闻周刊》共计225期,策划线上活动6个,承接网络直播(录播)活动17场,新增下载量7.6万,累计下载量38.4万,新增注册用户3.2万,累计注册用户12.2万,单日最高日活9000+。 强服务,惠及民生福祉。一是聚焦听民声,社情民意“一网尽收”。搭建“报料”“网友留言”等民情反映平台,在线收集网友提交的信息,分类梳理民生诉求、问题报料、突发事件、意见建议等内容。今年收集的216条信息中,新闻报料72条,信息咨询87条,问题反映57条。二是聚势察民情,让问题“网上有人看、网下有人办”。通过联动协调机制、架构职能部门问政通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等多种形式,围绕基层的难点堵点、社会的热点焦点,开展记者走访调查,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协同市纪委、市民服务中心力量,推动群众网络反映问题实现部门快速响应“一键达”、高效处理“不落空”。三是聚力解民忧,问政栏目推进问题解决。以《民生视点》、“清廉绵竹”政风行风热线等为核心,建立“融媒问政”工作体系,搭建服务群众、舆论监督平台,推动“网民报料—部门作为—媒体跟进—公开结果”的事项办理监督完整“闭环”。截至目前,《民生视点》栏目收集的群众医疗、教育、就业等60余个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清廉绵竹”政风行风热线举办18期,接到6200998群众热线电话145个,群众反映问题办结率达90%以上。 强传播,唱响时代新声。一是强化品牌意识,多功能集成提升传播力。整合传统广播、电视、网站的信息采集、发布功能,全方位布局新闻资讯、权威发布、舆论监督、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信息,共建成5大模块、20多个栏目、16个服务功能,为各行业、领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集成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体验新闻、视听、政务、生活、服务等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方式,形成传播绵竹声音的最大合力。二是以互动为核心增强影响力。结合热点,依托技术,创新打造以用户为核心的“圈子”板块作为客户端对外开放的互动窗口,围绕传统节日、绵竹年画节、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等推出应季应景主题活动,形成线上直播、线上答题抢红包、参与评选得礼品等多元互动方式,荟聚本地“生活场”,让“朋友圈”平台体验更聚人气。三是服务为本增强公信力。以“融媒号”为平台,强化权威信源发布,实现县级融媒体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入驻“并联”,依托“互联网+政务”,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政务、便民、文化等板块,打造党建线上活动、政务事项在线服务、志愿活动信息、日常生活一键直达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深入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通文化惠民专栏,汇集10000余部影视节目、20000余部数字阅读物及有声读物,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丰富民众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