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日期:2024-10-14
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出一片平坦广阔的景象;大棚内,蔬菜鲜翠欲滴,花卉香气扑鼻,瓜果长势喜人,洋溢着增收的希望;村庄内,道路平坦、庭院整洁,和美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四川省绵竹市推动现代农业以及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景象正逐步变为现实。 秉承“集聚建园、科技赋园、融合兴园”的建设思路,绵竹市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个,其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3个,核心区总面积7.47万亩,规划总面积36万亩,基本覆盖全市粮油产区。园区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等多种发展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保持了播面稳定、质量不减、产量增长的良好局面,全市农业园区总产值突破30亿元。 绵竹市还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龙蟒农业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合作,组建水稻、小麦栽培专家团队,在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绵远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分别建成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各1个,先进技术应用面达到99%。 在玉泉镇,通过采用人工配置海水,真实模拟海水环境,设置恒定温度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已于今年7月实现了智能化绿色水产养殖。在富新镇文永村,果蔬集约化育苗中心已经完成了10万株草莓苗的移栽工作,它们将在温室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壤温湿度监测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的培育下,生长成为品质更好、成活率更高的草莓种苗。 同时,年俗村、毫照村、棚花村等地积极布局“民宿+文创产业、民宿+乡村旅游、民宿+农业体验”的发展模式,不断吸引民宿老板、企业家等“新村民”前来创业发展,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支点。 田野,充满希望;热土,大有可为。如今的绵竹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供稿: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露平 徐伦汧 王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