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市综合执法局:开启节后工作新篇章
作者:李露平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0-10
国庆大假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体工作人员满怀热情与斗志,迅速投入到各自岗位上,掀开了节后工作新篇章。 强化日常保洁。组织环卫工人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规范要求,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次干道、人行道、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地进行人工清扫和冲洗,并安排多功能车对辖区果皮箱、垃圾桶、勾臂箱、地面油污进行冲洗擦拭。对绿化树穴内的杂物、烟头等垃圾进行清扫捡拾,清理各类卫生死角。对城区主干道安排洗扫车机械保洁作业。组织环卫保洁人员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增减清洗车、洗扫车作业频次,并采用冲洗车和洗扫车联动作业的模式,对冲洗车冲洗后的地面水污进行洗扫,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全面提升城市道路保洁水平。 规范占道经营。结合城区特点与人员现状,实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定人、定岗、定责的监管模式,坚持“车辆巡查+徒步细查”相结合,以“门前五包”引导商户共治共管,对沿街商户出店经营、占道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引导,开展民意调查,科学设置枇杷弯、398路段、玉马市场等便民服务点9个,限时限段规范有序经营。 推进垃圾分类。充分利用城区电子显示屏、主流媒体、宣传栏等载体,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联合组织部下发《关于加强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竹委组〔2023〕11号)》,要求全体党员参与,坚持“党员带动群众”的工作方式,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参与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工作。在城区内12个社区、125个居民小区和30余家公共机构投入“四分类”垃圾收集箱。在物业小区共设置150处智能柜机投放点,升级改造投放点位123个,配置94名定时定点督导员,对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实行“三定一督”模式。 严把源头管理。督促在建工地项目等及时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严管在建工地及运输路线,排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密闭运输要求、是否按照运输路线行驶、是否保持车辆外观整洁、是否出现带泥上路、泄漏遗撒等导致路面污染现象,一旦发现城市道路污染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置。 整治建筑垃圾。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无人机巡航手段,不间断地对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风险点和重点区域进行动态巡查,不断提高主动发现问题、高效处置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严格实时监管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有效防止随意处置、非法倾倒等现象。 (图由市综合执法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