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博物馆举行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粽香端午诗词活动
作者:唐妮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6-07    

6月8日是我国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6日,市博物馆举行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粽香端午诗词活动。

活动现场,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为现场群众介绍了馆内重点文物,解读了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理念和法律法规。同时,还带领大家体验了木版拓片、绵竹年画彩绘等非遗技艺,进行了端午节诗词朗诵,发放了香包、粽子,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理解,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活动结束后,现场群众纷纷步入绵竹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观赏馆内的各类文物和文献资料,感受绵竹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文物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通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家乡的‘前世今生’,特别有意义,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市民陈亚男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落实“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每年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举办文物保护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同时,重视对文物的合理利用,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展示、非遗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激发文物的生命力,使之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1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保护点93处,走出了一条符合绵竹县域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