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梨花节】绵竹:沿山旅游“春潮”涌动 游客开启赏花之旅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3-20    

  春风起,花飘香。3月19日,绵竹市第二十五届梨花节开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赏千亩梨花、观山水田园、览文旅精品、品特色农耕,切身感受春日美好。随着“花经济”持续升温,绵竹沿山旅游也“春潮”涌动。

走进九龙镇清泉村,桃花、李花竞相绽放,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朵与远处碧水青山、错落农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醉人的春日画卷。三五成群的游客品香茗、闻花香,逍遥又自在。

  与此同时, 村民们也纷纷把自家的农特产品摆在路边售卖。腊肉香肠、土鸡土鸭、瓜果蔬菜,应有尽有。“酸粉辣、凉面、汤圆都有,味道巴适得很,大家坐里面品尝。”在当地村民郑喜玉的摊位上,陆续有客人驻足,她一边吆喝,一边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随着梨花节的到来,每天上山踏青赏花的游客都很多,一上午就能卖近百碗,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郑婆婆说。

  阳春三月,绵竹沿山迎来了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当地农家乐业主已做足准备迎接游客,共同分享繁荣旅游市场的“流量红利”。

  清泉农庄坐落在九龙镇的半山腰上,古色古香的木制走廊里,游客们正在品茗聊天。乡村旅游刚刚兴起时,廖俊宏家的30余亩梨园就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赏景。借此契机,他利用自家房屋靠山的地理优势办起了农家乐。

  “梨花节的连续举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客流量,随着收入的增加,我们的农家乐也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变成了小洋楼,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到这儿来‘取经’。”廖俊宏的一番话道出了旅游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生活改变。

  从最初的几株梨树,到如今的千亩梨园;从昔日“望梨兴叹”,到今朝“花前梨下”。近年来,清泉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药、核桃、黄连等生态农业,持续放大“花经济”拉动作用,实现了“旅游花”如期绽放,“致富果”定期丰收,村民们也纷纷开启了“幸福门”,走上了“小康路”。

  春日午后,九龙镇棚花村阳光明媚,彩色油菜花种植基地里,五颜六色的花朵芬香扑鼻、随风摇曳,分外娇艳。成群结队的游客忙着赏花拍照。

  盎然的春意为棚花村当地民宿提供了最好的栖居环境。在“梦里千百度”民宿,屋外鸟语花香,屋内窗明几净,抬头望去,千亩梨花和整片猕猴桃产业园区尽收眼底。“我们看中的就是棚花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决定在此投资发展民宿。游客来了不仅可以吃饭住宿,还能体验赏花、采摘的乐趣。随着近期客流的大幅增加,我们早早地做足了各种接待准备。”对于未来的发展,民宿业主孟先生充满了信心。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也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近年来,棚花村结合节庆活动,发展大小民宿、农家乐50余家,同时利用“旅游+”“生态+”模式,依托千亩果园、精品民宿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打造更多旅游景点,多方位满足游客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一朵花开万家富贵。如今,绵竹市沿山各镇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花为媒、以果会客、以节搭台,将农业从单纯的“赏花卖果”转变为集“吃、住、游、购、体验”为一体的多业态发展,实现了从“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不仅让乡村旅游势头更盛,乡村振兴也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