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年画节】“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创作展示主场活动布展工作进入尾声 #网络中国节·春节#
作者:唐妮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1-30
1月29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2024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创作展示主场活动布展工作进入尾声,200余幅入展作品已全部就位,将于2月2日开展,为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当天上午,记者在绵竹市年画博物馆和文化馆看到,工人们分工有序,正忙着悬挂作品、安装灯具、扫除灰尘,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在柔和的灯光笼罩下,一幅幅主题鲜明、饱含温度、鲜活生动的美术作品整齐陈列在红色的展墙之上,充分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展览在580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参展作品151件,同时展出历届优秀作品及龙年生肖年画作品60余件,既有木版年画、民俗画、农民画、国画、水彩画和剪纸拼贴等作品,又有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作的综合绘画、数字绘画等。”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艺术总监宋亮说,整个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为《丰收幸福节》,主要展示以农民画为主的新年画,描绘丰收的喜悦场景。第二个篇章为《创美新生活》,展现新时代小康生活新图景。第三个篇章为《吉庆闹新春》,集中展示龙年生肖主题作品,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新年氛围。 记者在展区看到,一幅动态美术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随着音乐的响起,一条条悬挂着新年祝福的彩鱼缓缓游过屏幕,让人不禁驻足观赏。“这幅年味浓郁的作品名叫《放鱼灯》,是以新媒体交互手段进行设计打造,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亮说,市民可以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在手机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鱼灯,进行自主涂鸦和许愿,并投放到大屏幕上进行展示。通过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整个展览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让市民真切感受到观展的趣味性。 此外,本次展览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篇章,名为《年之有味,画之绵竹》,主要展示绵竹本地的经典年画作品。展区内,既有年画仕女、胖娃娃等传统年画,也有Q版门神、生肖龙等创新年画,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内容多样,极具绵竹地域特色,体现了绵竹年画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活力。 “在这幅《移风易俗——崇尚科学文明》的绵竹新年画作品中,年画娃娃拿着望远镜和电脑,充满了对新事物的好奇。整幅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保留了绵竹年画在色彩、构图上的传统特色,而在题材上展现了对新科技、新生活的向往,古韵新意,别出心裁。”宋亮告诉记者,除了特别篇章里展出的绵竹年画作品外,绵竹还有5件作品入选了这次国展,也是入选数量较多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