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撑起经济增长“硬脊梁”
作者: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日期:2023-12-29    

2023年,德阳绵竹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2个,1至10月完成预期的119.8%。今年26个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一浪高过一浪的项目建设热潮背后,是绵竹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抓项目、集聚资源推项目、集合政策促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谱写绵竹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快”字为攻 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进度”

冬日寒风凛冽,但在剑南春大唐国酒项目建设现场,“热度”和“速度”却丝毫不减。

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谷壳蒸煮车间已经建成。3号、4号酿酒车间建设现场,工人们各就其位,焊接、起吊、安装等施工作业正紧锣密鼓地铺开。预计到明年5月,各班组将逐期完成设备安装和筑窖并投入生产和使用。

走进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科研楼、行政楼拔地而起,美观大气。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上,设备飞速运转,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目前我们已建成厂房3万平方米,生产线一条,其它子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川发龙蟒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一次次刷新项目进度表,朝着目标冲刺。

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占地800亩,计划总投资12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5万吨碳酸锂及配套产品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计划于2026年12月建成投产。整个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税收12.84亿元,吸纳就业3000余人,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为打造“中国锂都、千亿园区”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市委“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在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筑牢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目前,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绵竹市城区停车场建设项目等52个省市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为绵竹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民生为本 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双提升”

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今年以来,绵竹市从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交通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多向发力,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走进马尾河生态公园,北侧水系已基本打造成型,湖泊仿若弯弯月牙,与远处巍峨青山相映成趣。微风拂来,水面涟漪荡漾,风景美如画卷。

在观鱼跃驿站、青影驿站、山林驿道等功能景观建设现场,火花四溅、机声轰鸣,运输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正忙着砌筑墙体、浇筑楼板、铺设草坪。连日来,广大建设者利用晴好天气,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机械人员、分区同步施工等方式,加快培植公园绿化,平整园内主干道路,完善基础配套工程,初步形成了“城河相依”的生态景观。

马尾河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总投资4.34亿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88.93亩,分为河道整治和生态绿地两个工程。项目充分尊重生态基底,旨在重塑人与自然的联系,以马尾河为核心,通过沿河绿道串联起城市形象展示区、竹林探索区、多彩活力运动区、湿地景观体验区、滨湖艺术休闲区、花海游赏区六个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区,着力打造集生态修复、文化展示、湿地体验、科普教育、运动培训、休闲露营、儿童游玩、活动庆典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

日前,记者走进绵竹市第六水厂看到,原水通过取水管网源源不断地输入水厂,依次流经沉沙池、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反冲洗滤池和清水池,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确保水质达到生产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后,通过配水网管输送到汉旺镇以及绵竹城区千家万户,全面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临近中午,汉旺镇居民杨正荣准备做饭。他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他赶紧清洗蔬菜,起锅烧油。“以前小区经常停水,就算有水,水质水量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第六水厂建成投用后,我们都非常高兴,感谢政府为我们办的实事。”杨正荣高兴地说。

作为绵竹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绵竹市第六水厂及管网配套项目建设进程备受市民关注。自项目建设以来,市级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绵竹市第六水厂净水厂工程已基本建成投用,开始向汉旺镇和绵竹城区试运行供水。

今年以来,绵竹市建立健全机制,开展走访调研,聚焦重点项目开工率和完成率,及时研判分析,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以“保姆式”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更好扎根落地、开花结果。

绵竹市将继续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实现加速蝶变,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供稿: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周韵 牟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