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热点追踪 | 三溪寺内的古紫薇和古桂花树这样保护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2-15
三溪寺作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13株古树,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树龄440多年的连体紫薇树和树龄600多年的两株古桂花树。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今年下半年,相关专业部门派出技术团队对13株古树进行现场调查。绵竹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实地勘察、现场询问等方法,就古树的生长现状、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了“一树一策”的保护复壮实施方案,并及时开始实施。截至11月底,寺内13株古树中已完成复壮措施的有6株,其余的古树分3年完成。 建围栏 拆硬地及树池 种植绿植保护古紫薇 三溪寺的古紫薇位于放生池旁,树高8m,胸围30cm,树龄441年,为二级古树。据寺庙住持介绍,古紫薇树是以前的僧人为了美化寺院,在放生池中间的石桥旁所种。两株紫荆生长过程中,僧人便将其枝条慢慢编织在一起,年复一年,两株紫荆便融生到一起,在石桥上形成一个月洞形的树门,成为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经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分析认为,由于该古树靠近小水池和阶梯,树池狭小,且未留排水孔,在雨季容易积水泡根。树池外有排水沟,且有硬化铺装,树池内土壤板结、缺乏营养元素,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差,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影响古树正常生长。树梢有较多的枯枝,并有寄生植物,部分叶片存在病害。 鉴于此,在此次保护措施中采用了立地环境改造,拆除硬地铺装及树池。为给古树营造一个良好的根系生长空间,拆除树池南面的硬化铺装和水沟。在土壤改良和促根复壮中,破除硬化铺装,根据古树根系生长状况,采用人工小心翼翼使用锄头,对根系范围表层土壤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清理并松土,清理深度达50厘米。在剪除腐烂根系后,使用土壤消毒剂对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杀菌。杀菌完成后使用蚯蚓粪、堆沤腐熟的蘑菇渣、中药渣等混配的古树复壮专用基质进行培土 。培土完成后再使用土壤消毒剂对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杀菌,并对淋施古树生根剂、微生物菌肥以及高效液体肥,补充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诱导根系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树木长势。 在对古紫薇的保护中,还修建了总面积16平方米的方形围栏树池和铁艺 。土壤改良后,在改良范围外边缘使用青砂石修建树池,并在树池内安装透气管,以防雨季积水泡根。修建围栏对古树起到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的保护,既能使古树的生长地貌保持完好,又能防止人为活动对改良后造成土壤板结情况,为古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对两株桂花树加装支架 树干做防腐处理 位于三溪寺内的两株桂花树,树龄 642年,为一级古树。 由于此前该树的树池狭小,土壤较少,无法为古树提供充足的养分。树池外为硬化铺装,影响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目前已进行了地面打孔,采取了相应的复壮措施。 由于古桂花树树体倾斜,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存在折断或倒伏的安全隐患,目前已新修建树池对古树进行保护。针对两株桂花树主干木质部裸露腐烂严重,现已做防腐处理。在保护过程中发现,树冠内有较多枯枝和寄生植物,部分叶片有刺吸式害虫危害,导致两株古桂花树枝叶稀疏,整体长势衰弱。 目前,拆除了原有树池,改善了古树的立地环境。在破除硬化铺装后,根据古树根系生长状况,对根系范围表层土壤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清理并松土。在剪除腐烂根系后,使用土壤消毒剂对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杀菌。杀菌完成后,采用混配的古树复壮专用基质进行培土,土壤消毒杀菌,并对淋施古树生根剂、微生物菌肥以及高效液体肥,补充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诱导根系生长发育。扩大了树池,采用不锈钢支柱对这两株古树进行坚固,还修建了古树宣传牌。 此外,还对寺庙内外的楠木、无患子等其他的古树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据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不能像古建筑那样用砖瓦漆料复制或修复如旧,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古树名木具有突出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近日,他们又邀请省林业院博士马文宝带领的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再次来到这里,就下一步优化古树保护,现场提出了更加详细的建议。期待来年春天,古树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