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八大精神指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为绵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作者:谭明剑     来源:     日期:2012-12-12    
  陈彬在村(社区)书记、村主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训班上要求:
  用十八大精神指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为绵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本刊消息 12月11日上午,我市村(社区)书记、村主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训班正式开班。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在开班仪式讲话并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新形势,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八大对基层工作尤其是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基层工作的能力,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开班仪式上,陈彬首先向长期以来,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在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辛勤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广大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彬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村(社区)干部要加强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他指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我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要发展的愿望强烈。如何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应对新挑战,成为摆在广大村(社区)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就给村(社区)干部面对发展形势、服务对象、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彬要求,村(社区)干部要准确把握“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准确把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要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以《绵竹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围绕种植、养殖、林业三大块,分别集中力量发展三项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农业产业的“3+3”发展格局;要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中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陈彬要求,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当前村(社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村(社区)干部要尽职尽责,不断提高发展村级经济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抓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同时,村社区干部要严格要求,切实增强当好村(社区)干部的素质,无私奉献,做服务型干部;要公平公正,做民主型干部;要廉洁自律,做清廉型干部。
  陈彬希望参训人员认真听讲,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善于思考,要把所学的东西都能用于本村工作中,把经济更好发展起来,让群众更快富起来,都能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为绵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当天下午,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主任郭永福还就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静主持会议。在当天的培训会上,我市还邀请到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就农村发展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