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绵竹:机制引领 共绘基层治理新“枫”景
作者: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期:2023-09-26    

四川新闻网消息(贺羽 记者 陈斯)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绵竹市九龙镇以完善机制为牵引,依托九龙镇综治中心,与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网格员等力量上下联动,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处理已经“一站式闭环服务”,协力画好社会基层治理“同心圆”。

“通过梳理问题,探索解决办法,绵竹市九龙镇已初步形成一中心、四机制、六领域、九网合一服务管理模式。”绵竹市九龙镇人大主席范和平介绍,九龙镇整合与综合治理有关的部门、服务中心,建立统筹协调、事项分流交办、联勤联动、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四个机制,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的形式,着力打造为公共社会服务、网格服务管理、联防联控联治、雪亮慧眼智联、专项工作治理、信访稳定工作六大领域服务的“一站式矛调解纷工作平台”。

今年5月,绵竹市九龙镇两户村民因为一块自留地吵了起来。“这两户村民以前还有其他纠纷,双方矛盾较深,村上劝解多次。” 范和平说,九龙镇综治中心接访后,第一时间协调农业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多个部分参与调解,但效果不佳。

鉴于该情况,九龙镇综治中心决定启动“三官一律”工作机制,邀请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司法所、农业中心、社事办、村委会,开展分析研判。经过充分的沟通、劝解和心理疏导,两户村民最终同意由村委会和组集体收回该自留地,对地上青苗分别给予补偿,事后再重新分配自留地的处理方式。

“这就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的作用。综治中心处理的几乎每一个案件,都是机制多元、领域多元、部门多元、力量多元。” 范和平说,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上,九龙镇综治中心十分注重网格员的力量。

“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用好网格力量就成功解纷一大半。”

据了解,九龙镇将辖区11个各村(社区)区、划分为137个独立事权网格和421个微网格,由网格服务各类社会事务的工作机制。任命22名网格长及14名一级网格员,137名二级网格员,421个三级网格员(院落长),对全镇域进行功能网格细分,形成"护林员网格图""院落网格图""地灾点网格图""交通劝导网格图""山洪灾害网格图""食品安全网格图""综治网格图""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图""生产经营单位网格图"九张网格,纵到边、横到底,明确大格小格及其责任人和职能职责,权责明晰,真正意义上打通了与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群众服务零距离。

作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宜居小镇示范"、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九龙镇凭借其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房前种花房后种瓜,这样一处农家小院更成为如今城市居民心中的“梦幻田园”。

2020年,家住德阳市区的叶女士想在农村购买一处房屋,经人介绍最终在九龙镇棚花村购置。在双方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后,叶女士咨询律师才得知该合同为无效合同,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遂找到村委会寻求调解。经过九龙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及村调解委员会组成的调解小组介入和讲解,叶女士与屋主决定采用“四书模式”,即《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标准合同书》《律师法律审查意见及见证书》《公证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重新签订了一份《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协议》,有效避免了流转双方的法律风险,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书模式’的运用,不仅为九龙镇棚花村的农村农房流转规避了产生各类纠纷的风险,更为社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赋能。”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党支部书记蒋刚介绍,“四书模式”的运用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更带动当地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引进了人才。

下一步,绵竹市九龙镇将继续坚持和完善一中心、四机制、六领域、九网合一服务管理模式,以机制建设为笔,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之力,共绘绵竹基层治理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