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林国栋:用木版年画讲好红色故事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5-24    

5月24日, 在位于汉旺镇的陶版年画文创研学基地,陶版年画县级非遗传承人林国栋正在完善他的新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该作品将木版年画与红色精神相结合,根据历史照片,用刀具刻画出红军人物,拓印成年画,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由三幅木版年画组合而成,整幅画面以黑白为主色调,经雕刻拓印的39名红军人物栩栩如生。“我平常很喜欢看红色题材史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时刻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木版年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说起创作初衷,林国栋打开了话匣子。

在林国栋的工作室里,小刀、锥子、木刷等20余件工具摆放在案台上。“别看这么多工具,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每个工具都有它的用途。”他告诉记者,制版前,首先要在木板上将要雕刻的图形用笔画出来,然后进行雕刻。刻版后,还要对细节进行完善。“这幅作品人物很多,面部特征雕刻较难,如果出错,难以补救,因此非常花费精力。”从今年4月中旬刻版开始,林国栋历经一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该幅作品创作。

“创作一件作品,首先要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才能在刻版时刀下有神,做到游刃有余,将红色精神真正体现出来。”  为了让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林国栋在创作前,阅读了大量史书资料,观看相关视频。在他看来,革命先烈为党为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中国儿女,因此红色作品的创作也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传承和致敬。

作为陶版年画文创研学基地负责人之一,林国栋还将木版年画红色精神系列作品创作作为引导童心向党,推进红色教育走深走实的有效载体,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研学课程,让红色教育“活”起来,让孩子们在一路听、看、游的过程中,厚植爱国情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林国栋表示,将继续把木版年画与红色精神结合起来,用饱满的热情去构思、发掘、酝酿、创作,用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