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绵竹:用好用活闲置资产 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作者:罗天琪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2-14
为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工作,近年来,绵竹市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镇村公有资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能,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统筹兼顾 让闲置资产发挥最大功效 近年来,绵竹市遵循“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分类处置、创新盘活”的总体思路,坚持依法依规、问需于民、厉行节约、精准指导的原则,把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助推器,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每到周末,麓棠镇古楼街社区社工服务站就格外热闹,站内的专职社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一起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或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宣讲心理健康、卫生知识等,或组织儿童排练课本剧、学画年画、做风筝,开展“走进大自然”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麓棠镇古楼街社区居民黄勇感慨地说,“之前这个社工服务站是一个闲置的办公楼,没想到还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2020年,麓棠镇按照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要求,对多个村、社区进行了合并,其中古楼街社区与罗荣村合并后,原古楼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00余平方米的土地以及7间房屋面临闲置的问题。 “该处资产地理位置好,人群相对集中、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我们经过走访以及多次论证,决定将原古楼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用房进行合理利用。”麓棠镇副镇长杜瑶告诉记者,2021年1月,麓棠镇古楼街社区社工服务站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挂牌成立,曾经的闲置办公楼,一下成为了为群众提供金融综合服务、劳动就业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以及为退役军人等服务的综合服务机构。 社工服务站以“1+N”的模式,围绕关爱扶助农村留守困境儿童、老人,关注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等改建的儿童之家、社区剧场、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室。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40余次,初步实现了对120名留守困境儿童的个案管理,并对40余名困境儿童家庭进行了动态跟进服务。 除此之外,绵竹市针对两项改革后基层服务对象增加、治理半径扩大、利益诉求多元等痛点和堵点问题,大力整合闲置公有资产,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增加摊位、停车场和环境治理等,不仅增强了市场功能,改善了环境,还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使闲置资产提质增效、惠及民生。 创新思路 闲置资产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绵竹市持续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补齐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短板为抓手,结合地方特色,将闲置场所打造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宿,助力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只见巍巍青山下,茫茫云海间,一间间造型雅致的民宿坐落在清平镇棋盘村3组。闲暇时刻,游客可以在这里或闲庭信步,或坐看云卷云舒,尽享依山而居,与云为伴的静谧时光。很难想象,这里的“前身”是一座废弃水厂。 ▲揽山民宿 2020年8月,绵竹市投资780余万元将废弃水厂等闲置公有资产改建为集各式棋盘造型、彩虹广场、复式民宿等项目于一体的棋盘文化部落。其中云影山居占地面积2624平方米,整个院落被棋盘文化部落所环绕,形成民宿、民居整体景观,打造出一片棋盘亲子文化乐园。 ▲画境院子 在孝德镇年画村,曾经闲置的年画街坊摇身一变,成了粉墙黛瓦,镂空花窗的特色民宿。画境·院子民宿总占地面积1072平方米,总投资380余万元,景致中巧妙融入年画文化元素,用简洁留白的手法呈现新中式禅意的空间意境,在年画村处处展示的绚烂多彩的绵竹年画大环境中,让它拥有了一股清新脱俗的风采,为游人提供了一片新的“诗和远方”。 “每到节假日,我们的民宿十分火爆,常常是一房难求,游客需要提前预定。”绵竹市金申文旅公司副总经理赵菲菲告诉记者,云影山居及画境·院子民宿自建成运营以来,分别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为从业人员增加家庭年收入4万元以上,既解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又带动了周边餐饮业、零售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盘活用好闲置资产,让其发挥最大效益,绵竹市坚持“分类施策、一宗一策”的原则,对闲置资产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将每一宗镇村公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人员,确保盘活用好公有资产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市财政局扛牢国有资产监管责任,严格把好核查、审批、评估和处置关口,做到依法合规,高效有序,为闲置资产转型提供坚实的保障。 (部分图片由市财政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