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绵竹:起舞山水间 人文皆成趣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7-07
七月的绵竹,群山巍峨、绿竹环绕、碧水悠悠、扬波含情。山与水的亘古辉映,诉说着一方“美丽”,引来无数游人在山水间寻觅诗意生活。这是绵竹依托现有山水风光,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酒乡画境”的生动注解。 村在景中建 人在画中游 夏日时节的九龙镇清泉村,青石山路蜿蜒延伸,潺潺小溪奔流不息,古树掩映的云隐寺屹立山腰。一边听着古刹的钟声,一边沿着阶梯拾步而上,宛如一场朝圣之旅,让人心归平静。漫步杨家院子·田园社区,白墙灰瓦民居院落,在绿树环绕之中、翠竹掩映之下,彰显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在九龙镇,总有一处地方,可以让游人闲来拾趣,追逐乡愁。该镇以沿线特色村庄为节点,将片区内田野、乡舍、营地、民宿等景观链接融合,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画”新格局,将荒地变花海、林盘变景观、园舍变业态,实现了“村在景中建,人在画中游”。 月色下的清平镇,云雾消散,繁星点点,游人拥山而眠,伴水而醒,与自然风光来了一场美丽邂逅。清平镇曾因煤而兴,并以此衍生发展。当生态绿色发展吹响了集结号,该镇将发展的目光瞄准天然禀赋的山水资源。昔日的泥石流遗址和矿场料坑上,“钻”出了彩色的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观光小火车,打造出金色的童话世界,一个成渝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如今的清平镇山明水秀又逢春,实现了“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华丽转身。 走进年画村,田野里的川西民居古色古香,白墙上的年画娃娃憨态可掬,门神眉目传神,一展绵竹年画的千年魅力,引来游人奔赴一场时空穿梭之旅。年画村在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年画文化、年俗文化、德孝文化、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立起一套年画产、供、销的全产业链模式,让古老的年画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方好山水,四季皆怡人。近年来,绵竹以建设“三高三地”为核心,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引领、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同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全市特色村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为小城增添了诗和远方新韵。 一条创新路 格局大变化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发展的脚步从不停歇。推进“全域旅游”这场硬仗以势如破竹之势,开启了绵竹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步入绵竹剑南老街,一缕酒香打翻了时光的沙漏,开启了它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游人可体验古法酿造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也可以拜谒诸葛瞻父子墓,瞻仰汉室忠烈的遗风等。作为中国名酒剑南春之乡,绵竹以酒为媒,以酒兴业、以酒促游,拓展交流,深化合作,共同传承酒文明、弘扬酒文化,实现了白酒搭台、旅游“唱戏”。 在酒乡画城之上写“文旅新韵”,绵竹的手法远不止于在千年“老底片”上绘“新名堂”,更在于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每年5月,麓棠镇万亩玫瑰盛情绽放,与青山绿水、错落民居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充满法式浪漫风情的油墨画。该镇以玫瑰产业为基础,形成了种植、精深加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玫瑰生态全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催生了“美丽经济”相关产业落户绵竹,被称为酒画之外的第三张城市名片。 仲夏时节,广济镇民宿小院树影花香,清风徐徐,引来不少游人寻仙境,慰乡愁。近年来,该镇乘全域旅游发展东风,着力打造“居家式”“田园式”特色精品民宿,用乡情化作“诗与远方”,用乡景绘就美丽画卷,不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广济镇已建成民宿70余家,仅2021年,旅游收入超过550万元,吹响了以全域美丽带动全域旅游,实现全域富民的号角。 龙门山间,一顶顶彩色滑翔伞从高空降落,游人们在追寻刺激下,还不忘饱览绵竹山水风光。2019年,九龙山景区获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产业”……从城市到乡村,从景点到全域,绵竹不断加大旅游资源供给。绵竹花厢·九龙山院子已投入运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玫瑰谷、天天府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画境绵竹”年画里、九龙里、清平里等8个乡村旅游综合体逐步成形。目前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在绵竹,处处是旅游风景,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行行可以融入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业的延伸产业。 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滞。绵竹,正全力补齐文旅发展短板,加快形成以中国玫瑰谷为主体的国际化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大九龙山片区为基础的国家级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以年画、年俗、年味、年趣为核心内容的一站式年文化体验度假旅游景区......这座颜值与底蕴相融相生的千年古城,正在“全域旅游”这支画笔的描摹之下,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