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 承担社会责任
作者:唐妮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22
咨询解答、道路指引、文明劝导、交通疏导……初夏时节,走进绵竹各个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随处可见头顶烈日坚守岗位的旅游志愿者,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为广大游客提供暖心服务,成为绵竹一道靓丽风景线。 6月20日上午8点过点,家住绵竹市的徐雅芳便来到九龙里景区,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你好,请问景区里有没有休息聊天的地方?”“有的,沿着骑游步道前行,您能看到有一处“休栖·小隐”,可以喝茶、休憩、露营。”临近中午,景区渐渐热闹起来,徐雅芳穿梭于景区内,忙碌不停地引导游客做好防疫措施,为他们提供导游咨询服务。火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徐雅芳的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细密的汗水,裸露在外的皮肤晒得通红。 “这3个月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晒黑啦。”27岁,正是爱美的年纪,徐雅芳说起自己因志愿服务而变黑的肤色,却一点儿也不在乎,脸上始终挂着爽朗的笑容。今年4月初,在家照顾孩子的徐雅芳听说镇上在招募旅游志愿者,便主动报了名,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半,每天要走一万多步,常常累得嗓子沙哑、精疲力尽。“这些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村里的环境一天美过一天,大家的生活也变得舒适富足了。”徐雅芳说,能为家乡的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感觉很值得。 6月21日下午3点,记者在绵竹市旅游集散中心看到,游客们往来有序,岗亭内、候车点、站前广场上,随处可见旅游志愿者的身影,家住孝德镇文河社区的刘期容便是其中的一员。只见她正协助站点工作人员维持通行秩序,耐心向外地游客讲解绵竹的特色旅游景点,发放宣传手册,忙得不亦乐乎。 “反正在家也没事做,不如出来做点有意义的工作。”自从当上旅游志愿者后,刘期容总是按时上岗,一天也未曾缺席,当看见年老体弱的游客独自出行时,她总会在第一时间上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她看来,参与旅游志愿服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既能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游玩环境,展示绵竹良好的旅游形象,也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尽管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但能让游客感到舒心,我们便心满意足了。”刘期容笑着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全市文旅志愿者队伍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他们纷纷走出校园,不惧炎炎烈日,用贴心的服务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留下了一抹亮丽的志愿红。 “您好,请您稍等一下,绿灯亮了再通行。”“您好,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6月18日上午,在中心广场红绿灯旁,四川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宋佳顶着烈日,不时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引导行人、车辆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绵竹是一座风景优美、极具人情味的城市。”通过两年的学习生活,宋佳对绵竹充满好感,热心公益的她不仅积极参与旅游志愿服务,还带领身边同学一起用实际行动助力绵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今年以来,我市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引导和服务引领作用,持续招募普通市民、党员干部、退休人员、青年学生等志愿者100余名,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