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广济镇:以民宿提质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周韵 牟文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08    

  仲夏时节,广济镇民宿小院树影花香,可枕繁星入梦,听蝉鸣而醒,引来不少游人寻仙境,慰乡愁。随着民宿产业经济崛起,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于民宿发展热潮中,着力打造“居家式”“田园式”特色精品民宿,用乡情化作“诗与远方”,用乡景绘就美丽画卷,不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民宿发展再掀“热潮”

  青石砌墙,青瓦覆顶,削木成栏,花草作景。走进云盖村“乡遇民宿”,文艺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沿着阶梯拾步而上,可饱览山水风光。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时间安装家具。“一共修建了17间客房,我们将用周到细致的服务,满足游客体验一方水土风情。”去年11月,村民王川刚瞄准乡村旅游发展火热契机,将自家的房屋推到重建。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建设,他家的民宿小洋楼即将迎客。

  在村民周琴的家中,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紧张作业,整个建设现场热潮涌动。“我之前和家人一直在外做生意,现在选择回乡创业,就是因为看到了云盖村发展的‘实力’,这里的民俗风情和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别人抢不走的资源。”为了打造集农业、观赏、休闲、采摘互动、吃住为一体的民宿,去年10月,周琴投资200余万,建设美式乡村、意式轻奢、法式乡村、星空房等12间不同的主题客房,同时安装地暖和中央空调,计划9月投入使用,将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居住体验。对于未来的发展,周琴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隐居情怀,山水江湖,我们既要做到民宿建筑富有特色,服务还要温馨热情。”

  为把“沉睡”的乡村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升级为“美丽经济”,云盖村利用闲置河滩资源打造了亲子沙滩、划船露营、夜间集市、果园采摘等,把过去较为单一的吃、住、喝茶打牌休闲变成丰富多彩的康养娱乐休闲。同时大力发展竹编、棕编、木雕等文创产品特色产业,让文化为乡村赋能。

  “云盖村民宿产业的发展,从当初不少人持观望态度,到如今变为争相筹资投劳,加入到民宿游经济发展热潮中来,巨大的转变整整花了五年时间。近两年,通过我们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吸引了更多人才返乡发展。”云盖村党支部书记吕剑表示,村上将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多元化发展,为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找到更多门路。     

  乡村振兴充满活力

  三江村地处大山深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原汁原味的民宿犹如一方文化的“讲述者”,召唤着游客的乡愁,更演绎着绵竹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灿烂的人文风情。

  民宿三江云霆里,庭院静谧,草木葱郁,三五游人树下闲坐,临风听蝉,时光就在如画的风景里慢慢沉淀。自今年4月底营业以来,便一房难求。对于它的“走红”,主人甘梯香并不意外。“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石无不精心设计,每一间客房大到家电家具小到床单、摆件都充分考虑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

  甘大姐一家曾在经营生猪养殖场,收入十分可观。但随着乡村旅游火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2020年,她和丈夫经过深思熟虑后,专项投入300余万建起了充满田园风情的民宿。“用心打点好这一方天地,情怀到位了,客人也就不请自来了。”在甘大姐心里,仅依靠吃农家饭、采摘踏青的1.0版“农家乐”民宿体验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更高质量出游的向往,以深度体验优质旅居产品和分享本土文化为主的2.0版高端民宿,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能让宾客流连忘返,三江村“出售”的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更是内在服务。在村民林华的家中,舒适的居住环境,引来不少中老年游客带着小孩前来体验。“除了提升硬件设施,我们还经常参与村上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林华表示,有温度的住宿才能留住更多客人。 随着广济镇民宿发展火热,还拉动了当地餐饮、土特产、现代农业共同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民宿70余家,仅2021年,旅游收入就超过550万元。

  夜幕降临,广济镇大山深处的民宿里,亮起了一盏盏灯,不仅点亮了绵竹夜色,更照亮了山村群众的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