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绵竹:一抹“志愿红” 满城“文明风”
作者:唐妮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3-04
在路口,他们举着小红旗,配合交警劝导不文明行为;在社区,他们主动打扫卫生,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在景区,他们热情好客,不厌其烦地为游客提供服务;在农村,他们助贫扶困,为老人小孩送去温暖......他们是热爱这座城市的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一抹“志愿红”,满城“文明风”。去年以来,绵竹市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建强机制、搭建平台、丰富活动,九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推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心怀人民、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新风吹绽城市温暖新景。 全域化联动 志愿活动百花齐放 2月14日,天气寒冷,汉旺镇广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却暖意融融,一场健康义诊活动正在举行。来自辖区卫生院的志愿者们免费为村民测量血糖血压,提供健康指导,面对面宣传慢性病防治、高血压预防等健康知识,赢得村民们的点赞。 “爷爷,我们为您重新换个发型好不好?”“奶奶,这个力度按摩您舒服吗?”3月1月,爱之援义工协会来到剑南街道板桥集镇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为老人按摩、理发、剪指甲,帮助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与老人一起观看文艺演出、唠家常,整个敬老院里充满温馨欢乐的氛围。 据了解,去年以来,绵竹市坚持目标导向,形成了“市实践中心——镇实践所——村实践站”三级组织架构体系,推动市级力量下沉流动、镇级力量延伸流动,凝聚起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打造了10支常备特色志愿服务大队和爱心互助、爱之援、童之梦等若干支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大(中)队,因地制宜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平安法治、文化文艺、教育服务、扶贫帮困、疫情防控、科学普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受益群众30万余人次。 此外,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的过程中,我市更加注重品牌的培育,打造出“画境绵竹”文明旅游、“健康赶场”医疗服务、“社区关爱老人理发”“乐享童年、童舟共济”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吸纳带动更多的志愿服务团队加入,为绵竹市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社会志愿服务力量。 聚焦群众需求 架起汇民意暖民心桥梁 2月26日,记者来到麓棠镇民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到,大厅宽敞明亮,各类图书、游玩设施等一应俱全。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十余名小朋友正在玩益智游戏,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很好,不仅为我们辅导作业,还教我们画画唱歌,我们在这里每天都非常快乐。”家住民乐村3组的宋文杰开心地说道。 麓棠镇民乐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上部分儿童周末无人看管照料、学习无人指导,成为家长的心头“难题”。针对这一现象,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充分了解辖区家长、学生的需求后,在村上办起“周末课堂”,联合学校、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开展课业辅导、手工制作、艺术培养等未成年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打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绵竹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广泛收集辖区民生“微心愿”,第一时间对接志愿服务队伍派单实施,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2410个。相关镇街、市级部门将问题分轻重缓急,实行急事先办、小事快办、难事力办。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000余个,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赞誉。 近年来,绵竹市立足实际,充分整合资源,实行“常态派单+个性点单”,分类、分层、分众设置符合多元化需求的文明实践项目。同时,利用“画境绵竹”客户端,探索建立线上“点单——接单——派单——评单”工作模式,形成“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的文明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真正做到汇民意、暖民心。 强化引领宣讲 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初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洒满村庄。在汉旺镇白果村德治广场上,该镇“五老”志愿者毕华泰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慷慨激昂的语调,讲述着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和深入人心的红色故事。村民们饶有兴趣地倾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志愿者们用接地气的方式,将枯燥的大道理变成有趣的小故事,我们都很爱听。”村民余贵方告诉记者,村上经常开展志愿宣讲活动,除了党史学习外,还包括环境卫生、孝老敬亲、安全常识等内容,引导群众共建文明家园。 去年以来,绵竹市依托15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起“专职+兼职+志愿者”的理论宣讲员300余名,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宣讲、“理响绵竹”报告会、坝坝会等2000余场,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村规民约等内容,办好群众身边的“学习课堂”。围绕培育主流价值观,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深入实施“最美家庭”、“身边好人”“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打造核心价值观示范村、家规家风示范点,让崇德尚善的文明新风在全社会落地生根。 街道干净整洁、人车礼让通行、市民文明有礼……如今,漫步绵竹的大街小巷,在志愿者的引领带动下,文明元素随处可见。摸得着、看得见的点滴变化正让“志愿红”成为这座文明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